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_分卷阅读50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05 (第3/3页)

大衍朝创建也没几十年,一些重要的前朝书籍都已经安置妥当了,余下的就是这些不受重用的书。这些都是后来整理出来的,暂时放在这里规制。

宫里可不止这么一个地方有藏书,还有好几处藏书阁,这是几个藏书阁分门别类后筛选下来的,所以一直拖到了今日。再加上近几年翰林院的官员渐少,自然是能拖就拖了,反正这些书籍也是无人问津。

顾诚玉抽了几本来看,确实如此。这里头都是一些野史书籍,还有一些前朝的宫闱秘史等等。其实,顾诚玉对这些倒挺感兴趣的,这样的书籍往往能得到一些意外的收获。

顾诚玉看着他们将处理干净的书籍堆成了一摞,他叫甘典籍去拿笔墨和浆糊来,上前去将这些书籍在末尾处都贴上了一个标签。这些书多且杂,加了标签,就是不翻书也能让人一目了然。

“还是大人有办法,这样一来,却是要方便多了。这种方法值得借鉴,在其他地方也一样适用。”周侍书见着顾诚玉的动作,只觉得这法子实在是妙。其实法子不难,就是想不到啊!

第三百八十八章前朝历史

又过了四日,期间顾诚玉沐休了一日,今儿还是在文华阁整理书籍。不过,这些书籍的整理已经接近尾声。

顾诚玉看着书架上添上标签,分门别类放好的书籍,心中不由得舒了口气,总算结束了。他这几日都是在这里吃灰,可真是够呛人的。不过,幸好也看到了一些珍贵的野史或孤本。

关于史书的记载,其实有时候官方编撰的史书并不准确,他在一些书籍中寻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恰好就推翻了前头的史书。为了美化皇帝的言行,有些事实的真相就会被掩盖。

可以这么说,史书一般都是按照皇帝的意愿来编撰的,且顾诚玉还在这些书中,发现了一些记载青朝那位皇帝的生平事迹。

这种书籍不多,毕竟青朝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这个王朝十分短暂。而有的书籍肯定已经被销毁,剩下的就只能是一些无关朝堂的生平之事。就算有提及的,那也是占了个边儿。

但是这几本书无不充分说明了,这位元青兄弟就是穿越过来的同仁。初唐之时,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强盛,大唐盛世已然开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