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6 (第1/3页)
。可半路冒出个元青,他只是个草根。却拉起了一些人跟着他打江山。他十分骁勇善战,没过上一年,就夺下了许多城池,割地为王,与朝廷彻底对立了起来。无视朝廷的招安,他一心想自己坐上皇位。战争导致百姓流连失所,死伤无数,有的地方百姓大多都背井离乡。那些田地无人打理,上面长满了杂草。顾诚玉不用想也知道,当时的百姓们肯定是怨声载道。他们本来安宁的日子被打破,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不要认为打仗和百姓扯不上关系,那些打仗的粮草和所需银钱从何而来?朝廷需要银子和粮草,叛军也需要银子和粮草。他们都是加大了田税和人丁税,才得来了这些。打仗肯定还需要士兵,这又是从每家每户中挑选出来的壮丁。壮丁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被拉去打仗,家里一家老小如何过活?再说战争的残酷不消言说,死伤的士兵不知凡几。有些壮丁都是一去不复返,朝廷正值为危乱时刻,根本不会出抚恤银。这样的乱世持续了七年,终于被元青胜了,他成功了开创了青朝。刚建立王朝的时候,百废待兴,自然免除了之前的苛捐杂税,让百姓回到自己的家乡,继续以前的生活。可是百姓心中能不怨愤吗?他们本来的日子过得十分安逸,却被元青发动的战争给破坏了。他们可不管谁做皇帝,只要这皇帝能带他们过上好日子。虽然后来朝廷休养生息了好些年,但是百姓的日子依然回不到从前那般丰衣足食。且那些年朝廷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就连边远的小国都插上一脚。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元青竟然也能坐稳皇帝的宝座,顾诚玉对他还是有些佩服的。虽然其中隐患肯定不少,可是至少元青在位的三十来年,还能够压制得住。从书籍中记载的言行,顾诚玉能发现一些偶尔冒出的现代词汇,还有元青的一些习性,都透着一股浓浓的现代气息。不过,他之前的职业似乎与武术有关,顾诚玉猜是雇佣兵一类,身手很好。只可惜对农业或工业上并没有发展,由此可见这些对他来说并不擅长。唯独创建了馆阁体,算是为科举改了革吧!元青自身对这些并不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