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锦鲤运_分卷阅读82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26 (第2/3页)

/br>
鹏鹏在边上鼓掌,捧二姐的臭脚:“二姐你真厉害,这样咱们就不用耕田了。”

郝教授笑出了声:“你把稻子种在哪啊?你还指望把稻子种到海水里头去呀?”

林蕊开始犯愁,灌溉的确是个大问题。海水淡化消耗的成本本来就高,要是

利用淡化海水浇灌水稻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最最要命的问题是,南海岛礁面积有限啊。

孙哥种蔬菜利用的都是立体种植技术,总不能让他立体种植水稻吧?

郝教授转过头,意味深长地看着她:“这就要看你的呀,我们都年纪大了,未来是你们的。”

林蕊吓得心惊肉跳,赶紧嚷嚷着要去帮外公推板车。

港镇人现在用的是煤气灶。

田里的秸秆不允许焚烧,也不带回家里头用。而是直接用车子拖到镇上,按照秸秆的分量直接换煤气。

就跟乡下油坊一样,往里头送了多少菜籽,就相应的兑换成多少油。

等到家里头要吃油了,直接凭着油证去油坊打油就行。

垃圾场统一收购了农户的秸秆用于发酵生产沼气。

为了避免沼气灶烧饭火时大时小的缺点,他们只接给农户发的是煤气。

林蕊等人兴冲冲的推着板车去河边,大爷爷的船已经在那儿等着。

因为种的是再生稻,避开了农忙高峰期,所以大爷爷一条船要运的全是郑家稻草。

“还是不方便。”林蕊撅着嘴巴,“还要我们自己送过去,应该他们过来收的。”

“等到秋收农忙的时候,就会过来收了。”魏镇长从岸边的柳树后头走出来,“单一个,人家过来收不划算。”

林蕊做鬼脸,傲娇的不得了:“那我下回让我外公外婆留着稻草。我家养蚯蚓养蘑菇,都用得到秸秆呢。”

魏镇长笑出了声:“这也是个好主意。”

他话音才落,船头走下个中年男人,一见他就嚷嚷:“老魏,这样不行啊,铝电解厂的项目还得还给人家上马镇。”

魏镇长眉毛挑得老高,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那可不成,咱们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是讲诚信。我都承诺好了哪些人进电解厂上班,你现在跟我说不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