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锦鲤运_分卷阅读82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26 (第1/3页)

    给外公打气,“再生稻第一茬产量一般都不会太高,主要是看第二茬。注意做好保水工作。”

今年上半年雨水下的太厉害,按照惯例,下半年降水量估计会不足。

林蕊蹲在禾蔸旁边,盯着那嫩生生的绿芽,感觉不可思议:“就这么长出新稻子来?”

郝教授笑了:“这有什么稀奇的?咱们老祖宗多少年前就种再生稻了,就是那时候望天收,没有系统的对稻种进行选育。”

林蕊点点头,双手托着下巴,老气横秋道:“要是真这么长的话,可是能省很多事呢。”

起码一茬翻耕播种是省下来了。

少女突发奇想:“教授,有没有再生麦跟再生油菜呀?”

如果有的话,那岂不是能够省很多事?

小麦跟油菜能够越冬,说不定可以直接一年三熟呢。

郝教授愣了下,旋即哈哈大笑:“这我倒没有研究过,不过要是咱们再往南边去点儿,倒可以考虑再生稻跟油菜轮作,一年三熟。”

可惜江南地区条件还是差点,收割完二茬稻谷之后再抢在4月份之前收割油菜不现实。

“最好水稻子也能越冬。”林蕊异想天开,“这样的话,就跟我的水芹菜似的,割了一茬又一茬。”

那多省事呀,种一年可以收获好些年呢。

郝教授来了兴趣:“你说的越冬水稻其实有,不过也就是一年长两茬。水稻说到底做的还是光合作用,没有足够的光照和温度,是不可能实现成长的。”

林蕊双眼放光:“那是不是就可以在南海种植呢?”

那儿的光热肯定足够,晒都能晒死人。

苏木摇摇头,指出了实际问题:“每年都这么种下去的话,土壤会板结的。”

农田经常翻耕的原因,就是害怕土壤板结。

林蕊不假思索:“你傻啊,咱们用蚯蚓不就结了。”

她指着周围的水沟,“蚯蚓怕水,咱们把蚯蚓放在田里头,它们连逃跑都不敢。”

这么多蚯蚓,想要把它们收走的时候,直接利用蚯蚓的畏光特性,不就结了。

苏木一愣,觉得蕊蕊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林蕊臭屁轰天,得意洋洋的紧:“那当然,我一向最讲道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