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感精英_第三百九十九章 黑曜石投资陷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九章 黑曜石投资陷井 (第2/4页)

>作为全球最早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黑曜石开创了私募股权投资这一个新兴的行业同时也见证了这个行业的起起落落。

上市前黑曜石集团的年盈利超过22亿摩元人均创造利润295万摩元是最大的投行通盛公司人均利润的八倍俨然成了华尔街熠熠生辉的pe之王。

可黑曜石集团上市的时候却好像没看黄历。他一上市就赶上了由华尔街蔓延开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事实上黑曜石集团也是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助推器。

黑曜石集团上市之后一开始股价上涨很快可随后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它就成了第一批受害者。股价跌至每股934摩元自上市以来市值跌幅超过了69%。

这样的暴跌使得投资者的利益大幅缩水。随后引发了新一轮的狂跌。而这之中就要属茂源集团损失最为惨重了。

如果对黑曜石公司的投资仅仅只是造成了亏损这还好一点。毕竟“股票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样的话在股市上一直都只金科玉律。有赚有赔也是常理。可关键的问题是茂源集团对还要是公司的投资从整个过程来看实在是让人有点很难理解。

茂源集团当时斥资30亿摩元抢在黑曜石公司的股票上市前以“前ipo”的协议价买下了其10%的股票这些股份黑曜石公司是按照上市原始价格的70%优惠卖给茂源的。

俗话天下没有掉馅饼的好事。明明上市可以卖100块的东西却在上市前夕便宜卖给茂源。这难道是黑曜石公司的两位财神爷给茂源集团派红包吗?还是陆仁邦对他们有救命之恩人家给他报恩来了?

其实早在茂源投资黑曜石的前两个月摩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已经开始有点不稳的迹象了。而当时作为执行董事的陆仁邦仅仅花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就做出了投资黑曜石的决定。这短短的三个星期别的不就连审查黑曜石公司的经营业绩的时间都不够。这么重大的决策出台的确是非常草率的。

在这件事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叫陈良松的南港人了。这陈良松和陆仁邦是非常好的朋友。当初陆仁邦进入茂源集团之后就曾在茂源集团南港分部工作。在那时两人之间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

这陈良松在南港当地也是一个比较知名的银行家后来还曾在政府担任过财务官的职务。当时他因为不名誉的偷税漏税的事件辞职离任成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