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黑曜石投资陷井 (第1/4页)
黑曜石集团的总部位于摩国纽约华尔街。就是那条号称每时每刻都流淌着钱的地方。黑曜石集团当时在摩国是数一数二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早在1985年就由彼得潘宁和斯塔夫施尔曼两位华尔街精英共同创建。要这个黑曜石集团它的实质是一家**的另类资产管理机构白了就是一家金融咨询服务机构。其主营业务主要包括企业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机会基金、对冲基金的基金、优先债务基金、私人对冲基金和封闭式共同基金等。黑曜石集团还提供各种金融咨询服务包括并购咨询、重建和重组咨询以及基金募集服务等。这黑曜石集团的创始人彼得潘宁和斯塔夫施尔曼曾在全球著名的投资银行共同工作过。两人创立公司的时候这家所谓的“集团”只有40万美元资产和两个合伙人、两个助理。以黑曜石当时的规模叫“集团”真有点虚张声势。他们深知要想跨入新兴的杠杆收购市场只凭4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两人开始投入并购顾问业。黑曜石的第一桶金是借助彼得潘宁早年与索尼公司总裁松田昭结下的友情抢得收购代理权代表索尼公司出价20亿美元收购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不过可惜的是这笔生意就赚了点咨询费。后来两人决定借鸡生蛋创立私募基金。当时开创私人股本业务非常的艰难。施尔曼在他写的一本书中回忆当时的情况——“19个最有希望的投资者一个接一个地拒绝了我们488个潜在的投资者也拒绝了我们那真是最令人难堪的时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东奔西走听到许多朋友对我们‘不’这是很难受的。”他们的运气还算不错英国保诚保险公司的副总裁卡特凯斯给他们投资了一亿摩元。就在那之后黑曜石的第一个基金争取到了包括日兴证券、大都会人寿保险、ge和通用汽车退休基金在内32位投资者总共募集了85亿摩元。他们的第一笔交易是一家因为罢工受到重创的钢铁能源集团。这家公司急需增加现金流同意将其物流业务51%的股份卖给黑曜石收购价格是2500万摩元。后来黑曜石出售这个部门的时候赚了将近6亿摩元。黑曜石凭着高回报率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睐。据业内人士估计在其公司上市之前的五年间黑曜石的房地产和私人股本基金每年的回报率至少是3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