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0 (第2/3页)
,在冬至那天开张,为穷人舍药治伤,当时的那个药名就叫‘祛寒娇耳汤’,做法是用羊肉、花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在锅里熬煮,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之后,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医圣大人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成过年的食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医圣大人开棚舍药,每年冬至和年初一都会食用娇耳。这就是‘娇耳’的来历。所以娇耳它是耳朵形状的,不是耳朵形的它就不是娇耳,圆的那是丸子,卷的那是卷子,元宝形的那是馄饨。像这么揪在一起的我说不准这是什么形状,做的也挺好看的,但更像烧麦。饺子本身是一种具有纪念意义的食物。再创造新奇也不该偏离它本来的意义。所以,除了耳朵形状,其他形状的都不叫‘饺子’。”“夏先生说的正是我想说的。”吴知州一听,仿佛找到了同盟似的立刻开口,“我刚刚就说,像那豆皮饺子。那哪叫‘饺子’,那分明是‘豆皮卷肉’。还有这个生菜卷的球儿。这不就是‘生菜卷肉丸子’嘛。题上要求的是做饺子,不是耳朵形状哪里还叫饺子,这不是你想怎么做的问题,这是历史问题。是牵涉到对医圣大人纪念的问题,现在的小年轻都不念书吗,就算不考科举就算只要会做菜就行了至少也该看点书啊。人不念书哪能成!”吴知州大概是到了喜欢批判年轻人的年纪,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慷慨激昂,说到最后霍地站起来,那气派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演讲呢。他说话声音太大,赛台上的人和离得近的观众全听见了,苏妙的脸刷地黑了,相思绿的脸刷地绿了!苏妙闷头思考了半天,终于明白过来自己的创意被评审们所注重的历史纪念性给打败了,呆滞了良久,从牙缝里愤愤地挤出一句:“一群老古板!”回味也有点意外,浓眉一挑,好笑地说:“竟然在这上面被拿捏住了,这肯定是夏长提出来的。”苏妙闷闷地哼了一声,没考虑到历史意义是她的疏忽,虽然有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