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14、应变计 (第3/5页)
现在才发现难度比他预料中的要大。 要说要难度吧,长剑、神箭、黎明汽车都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要说没难度吧,活下来的没几家。奇观、春兰、夜明珠、茶花、山鹿、天马、通宝、云豹、哈飞这些起码四五十个汽车品牌,还有谁能记得住几个? 他有的是钱,赔了也不怕! 干了! “我给你投一亿,美金!”李和下定了决心。 “李老板,这是不是太多了?”仰勇却没有兴奋起来,李和的资金多了,相对于他自己可怜的本金,根本拿不到多少股权,等于替他人做嫁衣裳。 李和知道他的担心,问张先文和仰勇两人道,“听过股权对赌协议没有?” “略有了解,你的意思是?”仰勇点点头,而张先文却是一脸迷茫。 “我不管你先期能投多少钱,但是我可以把全部股权的20%作为期权池,将来如果汽车厂的发展符合预期,你的行权价格还是可以按照现在的初始价格来。我看了你这份方案,你说投产期需要三年,年产5000辆,是不是?” 创业公司需要的重要员工越多,角色越重要,留的期权池就越大。对李和来说,仰勇和沈道如完全不一样,所以对待的方式不一样。 仰勇扑通一声站起身道,“李老板,按照你说的,如果你真的投资一亿美金,完全可以年产1万辆!收入过亿!如果利税低于5000万,我自动辞职,而且一毛钱不拿!” 张先文吓得戳戳仰勇,急忙道,“老仰,胡话呢,一辆四五吨的解放重卡才五万块不到,而且一汽二汽都有库存积压,你小型卡车还能指望卖多少钱?” 仰勇道,“那你怎么不说一辆普桑要二十多万?他们的车厢还是木质车厢,计划指令当然卖不出好价。” 李和笑问,“那么汽车生产的批文呢?” 仰勇道,“这个我来弄,只是车子叫什么牌子好,总要弄个响亮的。” “宝马。”李和不假思索的回了,反正中文的商标在他的手里,英文的商标可以到时候再想一个。至于巴依尔还是继续叫巴依尔吧,没毛病。 “宝马?”仰勇和张先文对视一眼,同声说了一句好。 仰勇道,“汗血宝马,很妥当。” 李和问,“总工程师人选有吗?” 从规划到选址,必须找一个有经验的人,不然靠新手摸索非摸索到猴年马月,纯属走弯路。 仰勇道,“有人选,不过人家不一定乐意,现在退休了,是科协的一个委员,参与过一汽二汽的建厂。” “你尽力吧,不行,咱们别处再挖人。”其实按照李和的计划,主要还是从毛子的地盘捞人过来,他对张先文道,“黄炳新你是认识的,你去找他,资金账户我会立在他哪里,资金划拨、财务监管我会委托给他,你们尽管放手干就行了,你手续办好,我们尽管签协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