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第425节 (第2/5页)
、票子,我想着票子咱给不了,要不就在房子和车子上想想办法,给人家增加点福利。” 马局问:“这么丰厚的条件,也没能将人留住?” 狄思科不能说人还在公司好好待着呢,只一脸沉重地答:“有合资企业给他开了30万的年薪,这么多钱握在手里,啥样的房子车子不能买啊?” 众人都沉默了。 其他企业领导纷纷窃窃私语,国企留不住人是普遍现象,大家各自的单位里每年都要走不少人。 不过像腾飞这个30万年薪的,是他们听过年薪最多的。 “我最近专门接触了本单位和外单位的一部分职工,我发现,基层员工是最稳定的,基本没有流动。中层员工对收入有不满,但因为工资与市场均价相差在2倍以内,有补贴和其他福利补偿,大多数人摇摆不定一阵子以后,都能选择留下来。但高层人员,只要被外界联系到,基本都会跳槽。” 像他这样面对百万年薪依然固守本心的,那可真是不多见。 当然了,他的底气是有钱媳妇给的。 “提到了工资,我就正好再说一说第三条死亡线。咱们现在的工资构成是基本工资加奖金,基本工资是固定的,奖金是活动的,如果活的部分低于15%,那就接近死亡线了。腾飞的工资结构中,活的部分有30%,但是对于职工的激励作用仍然不明显。国际上很多知名企业在这部分会达到70%……” 狄思科握着话筒接着说:“企业家们经营企业,当然不能贴着死亡线经营,必然要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刚才张市长提出,要为国企厂长经理试行年薪制,我们腾飞也有幸成为了十二个试点企业之一。” “但是,对于腾飞来说,比激励领导层更重要的是,激励高级技术人才。我们腾飞需要遏制人才流失,尽快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腾飞已经成为了高层管理人员的年薪制试点,希望市里可以考虑,在试点年薪制的同时,也让我们腾飞成为薪酬改革的试点!” 全开瑞暗道,只要成为改革试点,就相当于拿到了免死金牌。 既然是试点,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 即使真的有职工对薪酬改革不满,闹到了上面去,那也是改革带来的阵痛。 私下改革和试点改革,意义是大不一样的。 这是给腾飞的管理层上了一道保险啊! 全开瑞默默感慨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