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68 (第3/3页)
r>对于寇准增兵支援的提议,倒无人有意见。若是当真被三万吐蕃兵吓得放弃秦州那一重要的西北重陲的话,那提出这一建议的,势必被人用唾沫星子淹死。但具体调哪儿的兵,调多少,又用何人领兵……一落实到细节上,就又能吵上三天三夜。按理说,镇守秦州多年的曹玮名望经验兼具,无疑是最好人选。但对曹玮看不过眼,或是自有私心的人大有人在,泼起‘其对吐蕃狼子野心早已知情、却一直不报’的脏水时不留余力。甚至为了让曹玮不得这扬名的机会,还有人不惜将‘大名鼎鼎’的庸将张耆与杨崇勋都提了出来。然而张耆与杨崇勋虽是武官,却是既无战功,也不懂军略,靠的不过是对裙带关系的投机,或是早年为赵恒东宫官,靠着拿那点情分做的经营,而换来的坐享高官厚禄罢了。他们再要面子,也有着自知之明。战场上刀枪无眼,他们养尊处优多年,大腹便便,贸然上去,且不说胜负,怕是小命都得没了,最后没准还落得吃力不讨好……说这话的人,到底是太‘瞧得起’他们,还是故意害他们哪!正因如此,对自己被拎出来提名的烫手山芋,张耆与杨崇勋哪儿敢接。简直对说话人恨得牙痒痒的,恨恨地记下了对方的名字。旋即当机立断,先诉苦一阵,赶紧撇开干系,再胡乱提了几个还算能入眼的部下,想要充数过关。这乱状简直叫寇准暴跳如雷,大吵大闹间,恨不得拔剑出来,将这些拿军机大事当儿戏的混账玩意儿一剑一个。赵祯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争论不休,末了忽然将案一拍,在群臣一片安静中,才慢慢发声。以他自那日对抗爹爹后、就宛如昙花一现的强硬口吻,一条条地安排了下去。在他对朝堂掌控力尚且不足,看局势也看不完全透彻的情况下,为确保万无一失,只得先‘用人唯亲’了。而在此事上,最可信的人,显然是同小夫子交情最好的那些。赵祯将内心的不安悉数压制下去后,很快重归冷静。他以不容置喙的强硬,把其他声音悉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