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07 (第3/3页)
/br>他们不能理解的是,即使是行事荒唐、看似稀里糊涂的赵恒,也是会怜惜和敬佩这么一位百年难得的德才兼备、品格无缺的完人的。王旦病倒的消息,在十日后才传到了陆辞所在的汾州。还是王旦某日身体情况稍微好一些时,以病躯挣扎着,亲自给陆辞写的一封短信。在这封信中,他以平静得宛若事不关己的口吻,简单地阐述了自己身体有恙,恐怕时日不多的事后,便给陆辞提供了三条关于出路的建议。一是王旦将在近日向陛下提议,早立太子,从而可将去年起就担任着太子舍人这一职的陆辞召回京中。二是陆辞继续留在地方上,安心等待些时日,寇准当权之后,定会设法将历来就甚是看重的他召回。三是如果立太子之事不成……陆辞看完,面上茫然片刻后,就只余苦笑了。王旦在朝中的重要性,显然是目前包括对此颇为忧虑的官家在内的所有人,都彻底低估了的。陆辞清楚,这位勤勤恳恳,刚柔并济,果断机敏的王相公的呕心沥血,是让大宋折腾了这十几年,却还能一直保持表面上的繁荣的最大原因。虽未明示,但王旦的意思,已极其直白了:他已有预感,自己死后,朝中将无人能把持大局。奈何无人可用,在两害取其轻后,他还是准备向陛下举荐寇准继任。然而情况却不容乐观。王钦若虽已遭贬黜出京,单凭寇准一党,也无可能压制得住对方的死灰复燃。倒不是因为王钦若有多神通广大,而是寇准容易得意忘形,尤其是激怒对他本就不剩多少耐心的官家的本事,可不是一般的高。这么一来,想必不出多久,王钦若他们就要卷土重来了。——那才是最不堪设想的一幕。正因知此事难以阻挡,王旦唯有退而求其次,请官家早立太子。日后即使大乱,也终究有个主心骨在。而对于陆辞等资历尚轻,即使有被委以重任之能,也因资太浅而难以服众的青年才俊,在未来的天子身边呆着,尽可能地远离朝中纷争,便是最好的保护了。陆辞看出王旦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