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卷阅读20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7 (第2/3页)

,王相公莫要多言。若因一场小小风寒,就同意相公罢相之请,如此不恤臣下,天下人将要如何看待朕?你且安心休息个数月,朝中事务,总有副相他们忙活,权领你的职事。”

这当然只是明面上的说辞。

王旦对赵恒的真正用意,自是心知肚明。

他一旦罢相,就要即日迁出宰相才可居住的官邸,另觅住处,连伺候的下人数量,也要锐减。

况且王旦多年来任官清廉,可谓家无长物,想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再觅一处住所,可不是轻易的事情。

这么一来,王旦要么在居住条件上大有下降,缺了俸禄的贴补,还要在病中折腾搬家之事,定会让病情雪上加霜。

王旦心中百味杂陈,一时间也不知说什么好。

直到赵恒一只脚踏出门槛了,他才轻轻阖了眼,低声道:“谢主隆恩。”

赵恒没有听到王旦心情复杂的一句谢恩,他一出府门,就忧心忡忡地回宫了。

王旦那精神气和模样,哪怕不通医理,也能看出势头不好。

若是王旦没了,谁人还能替代他,朝中将会是如何模样?

赵恒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修仙求佛吧,天降大火,再降蝗灾。

他不再修造宫观了吧,一直视作壁垒的王旦,却要命不久矣。

官家郁闷着,早朝时也恢复了许久前的没精打采。

而官场上以寇准为首的其他人,却是兴奋起来了。

王旦若是致仕了,被空出的宰辅之位,无疑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机会。

却说王旦厌恶争抢挑拨,也极少卷入党争之中,就连举荐能人,也是极其低调,不愿归做自己功劳。

这便导致了在许多情况下,连受恩惠的被举荐人都毫不知晓王旦的作用,只一心以为陛下看到了他们的才干,对陛下感激涕零。

有好几次,还是赵恒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主动与对方说起的。

最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还是,即使王旦数十年如一日地这般行事,从不邀功谄媚,却是一直四平八稳地位极人臣,当了足足十几年的太平宰相。

就连在檀渊之盟里立下大功的寇准,或是天书下凡里‘居功至伟’的王钦若,都是一路浮浮沉沉,未能越过这位正人君子的楷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