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生活日志_汴京生活日志 第1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汴京生活日志 第121节 (第5/6页)

何况她弟弟这么多,怕是也挤不下,所以还是要趁现在干得动,多赚点钱给儿子们卖婚房。

    沈丽姝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她可以帮忙养弟弟妹妹,可不能帮他们养老婆孩子,爹娘提前准备起来也不错。

    总之坚持一个原则,弟弟们啃老没关系,只要不啃姐就成。

    爹娘如今总算是体会到她当初的烦恼了,生这么多儿子,赚多少钱都不够花呢。

    再说回秦举人的待遇,也是因为沈家旺夫妻俩老觉得手头拮据,才会把包吃包住这种条件拿出来,希望对方能感受到他们家的诚意。

    京城居大不易,在老房子生活多年的他们是深有体会的——搬进有水井有院子、甚至还能躺在院里晒太阳的宅子之后,大家才意识到生活可以有多么美好。

    而秦举人即便舍得把一半的俸禄拿去租房子,恐怕也只能找他们家当年那种屋子,他还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总要安顿在近处方便照应,可不敢住到外城去。

    索性自家还能挪出两间空屋子让秦举人安置,往后吃住也和他们一大家子,自家省下一些银钱,秦举人也免去洗衣做饭等杂事的困扰,可以安心教学并为他自己往后的会试做准备,也算是双赢了。

    秦举人果然感受到了沈家人的诚意。他也曾赶考进京,知道这边的行情,亲自看过沈家的宅子后,便带着一双儿女住进来了。

    他为人也确实如秦叔叔说的那般,品格高尚,此后便踏踏实实带着儿子和新收的学生做学问,对于二人不偏不倚、倾囊相授。

    而大名为沈君殊的沈三弟同学,也很快和他的师弟秦与泽玩到一块,难得来一个同龄还不用自己喊哥、反而要规规矩矩喊自己师兄的小伙伴,小家伙可得意了,很是积极的尽着地主之谊,在不用念书的时候带小师弟走遍大街小巷,使其渐渐淡忘了过去,顺利融入这个繁华热闹的汴京城。

    至于女儿锦娘,秦举人则是在考察过沈家人品家风的一个月后,才郑重将其托付给沈徐氏教养。

    锦娘比弟弟大点,但也还是个六七岁的小娘子,正是需要女性长辈细心教导的时候,沈徐氏无疑是最合适的对象。观她照顾丈夫孩子、操持家务十分贤良淑德,身边刚好还有个兼任女管家的李娘子,据闻以前教过沈徐氏母子读书认字,如今闲暇时也可请其教小女认字看账本。

    秦举人是那种传统的读书人,虽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板思想,但对女儿的学问也不甚看重,更希望她能学习料理家务、迎来送往,才学嘛,能认的字、看得懂账本就差不多了,因此沈徐氏和李娘子二人的本事,教导锦娘刚刚好。

    沈徐氏大感荣幸接下了秦举人的嘱托,她本人也很喜欢锦娘这个文静乖巧的小娘子,此后出门做客也带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