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无限历史_第七百一十一章 强秦之铁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一章 强秦之铁律 (第2/4页)

的预料之中。左庶长虽然在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中不过是第十级,却是稳稳地踏入了高级核心官员的层次,也是受到秦王重视的标志之一。

    历史上商鞅,范睢等人,都是从这个爵位开始自己在秦国灿烂无边的政治生涯。

    至于相印,那也并非就是代表着行使相权的印符,不过代表着这个人特殊的地位。历史上著名的励志故事悬梁刺股中的苏秦,就曾经身负六国相印,代表着合纵之下他在各国无上的权柄,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所以这样的相印,形式上表示尊重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物品等阶不会低但作用不会太大,然而要想获得的难度绝对不低。

    因为这既然代表着君主以国士之礼相待,那么你就必须拿出符合国士身份的真本事来。

    事到如今,出人意料的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从一开始赵高说完那段话之后,秦始皇就没有质疑他是否真的有这样的能力。

    “陛下,不知这鼎中所烹者为何物?”

    赵高身为卿,进退应酬之间比之秦国众臣要自由的多。本来大朝会之上绝无臣子向君主发问的权利,可是赵高偏偏就问了,而且问的还无关国之大事,似乎仅仅只为口腹之欲的小事。

    不过能够让大殿之中这一众大佬都为之迷醉的,似乎也不能算是小事了。

    秦始皇不以为忤,反而笑道:“朕曾经听闻,刘彻那小子麾下有一名谋士名曰主父偃,倒行逆施构陷诸王,临戮之际曾言‘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此之谓也。”

    这个人和赵高没有什么交集,不过这个故事并不陌生,属于“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著名宣言。

    鼎食,即是身份的象征。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主父偃一生所求,不过就是个大夫的待遇,竟用上了性命相博。

    此时大殿之上,众臣的身份高贵,说是一方诸侯也差不了许多,能够对这些人造成迷醉效果的,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从更深的层次来解读,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