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6章 改换门庭 (第1/4页)
在郝天益表态愿上表请自裁兵权之后,他的诸位兄弟方才满意地离开。 中秋之夜还未过去,但众叛亲离的感觉在心头挥之不去,倒不必再过中秋了。 往书房走去的这一路上,他有种茕茕孑立之感…… 忽必烈削世侯之权,对别的中原世侯而言,虽然损失了些权柄,却还是尊荣无比的高官门阀。 蒙古人治理地方之宽,依旧是历代少有的。 如果,郝天益没有被李瑕俘虏过再放回来,他也能乐呵呵地接受从太原路“军民总管”变为“管民总管”。 子孙虽不能世袭兵权,但送质子入朝也很容易成为中枢高官,郝家依旧显赫,且能显赫得更长远。 可问题就在于,没有如果。 只有他不一样了,只有他早晚还是要被清算。 “其实我也想如你们所言,平平稳稳当个太原路管民总管,太原府尹也好。但我和你们一样吗?呵。” “你们在大元还能当高官世族,只有我失去兵权,连活着都难。” 回到书房,郝天益从书柜中拿出那张誊抄好的《答苏武书》,随手放在烛火上点了。 当初就不该就俘。 就俘后就不该回来…… 青烟腾起,他脑中忽然浮起李瑕与张珏相处时的画面。 “李瑕?” 郝天益喃喃着这名字。 若换作去年这个时候,他无比鄙夷李瑕,没有一丝可能想要投靠李瑕。 当时他看李瑕,是太原路的土皇帝在看宋廷的一条狗。 唯到了今日,他忽然觉得……到了李瑕治下,哪怕只据蜀而守,能当一个普通的开国功臣,至少比往后被清算更好。 “呵,好笑。” 人性如此。能当世侯,想都不会想要改换门庭;能在蒙元当高官门阀,依旧不会起叛投的心思。 甚至,同样是当普通官吏,还会有人觉得蒙古治下对官员更宽仁。 但只要处境再差一些,一旦沦落到朝不保夕的地步,如郝天益这般,他忽然就觉得李瑕显露出了威加四海的明君气质。 一念至此,都不用人劝,只要立场一变,郝天益忽有了改换门庭的念头。 他很快兴奋起来,脑子里很活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