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三十四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 (第5/6页)
是因为关于农庄法的一切,都归陛下直接管理,沉翼作为户部尚书也无权直接查阅,有些秘密它就是秘密,不能让人知道就是不能让人知道。 沉翼默默的将手中的一页还给了于谦,沉默了片刻说道:“臣没有疑问了。” 朱祁玉翻动着手中的备忘录,继续说道:“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往往认为土地所有者或者权力拥有者,比如说地主、乡绅、势要豪右、官府,能够清楚的知道、并且决定谷租、藁税、私求的量,具体应该是多少。” “因为不劳动,所以不能正确的衡量劳动所得,往往觉得还能再压榨一些出来,满足自己对物质、财富的占有欲,其实百姓们早已被榨的一干二净,再也榨不出一点油水了,给不了,饿殍遍地,最终导致民乱。” “地主、乡绅、势要、官府觉得还能再吃一点,自己也没意识到,自己把手伸向了百姓米缸里最后一把米。等到反应过来为时已晚,因为僵化,反应迟钝。最终这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就在十二年前,福建布政使宋彰就用自己的命,证明了这个问题的客观存在。” “与此类似的还有戥头桉。” 戥头桉最后也闹出了民变,只不过因为处置迅速得当,练纲、左鼎这两把利刃巡抚川蜀,最后对川蜀的官员进行了一番梳理,才算是平息了这股怒火。 朱祁玉颇为郑重的说道:“朕说的这三个问题,是普遍的、客观存在的,看似是三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那便是利润。” “这就是这次盐铁会议要谈到的第三个问题,那便是脱实向虚的界限,那么这个界限是什么呢?” “当劳动所产生的利润低于生息、放印子钱所产生的利润之时,脱实向虚,就避无可避。具体而言,当种地收益低于给老爷们当年做马之时,就是脱实向虚之时。” “土地无人耕种,土地出现了荒芜,就是其产生的利润低于生息,到最后便是连阡陌者空无籍,无立锥之家籍辄盈野。”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 朱祁玉说完之后,众多臣子,记好了笔记后看着笔记,一言不发。 “朕讲的并不复杂,也并没有太过于深入,若是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问。”朱祁玉说完后,润了润嗓子,颇为平静的说道。 朱祁玉真的没讲太复杂的东西,比如自然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