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八章 身在何处人不知 (第1/4页)
听到况且回答,陈慕沙略显失望,却也没说什么。 况且明白,老师这是着急了。很显然,左羚的事他肯定也有所耳闻,或许他老人家怕夜长梦多,想尽早把这事确定下来,一旦经过双方家长确认,这婚事就算定了。 “其实,弟子早先离家之前,已经向家父禀报过此事,家父那时已经表态同意,说是待弟子回来后就上门提亲。”况且小心翼翼道。 “哦,还有这事?”陈慕沙惊道。 “嗯,弟子的意思是,等回信也只是一个形式,家父知道这件事。”况且试探性地说道。 若是别人处在他这个境况,即便父亲不在身边,也可以由叔叔、伯父,甚至家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做主,可惜他独身一人,老哥儿一个,找不到一个适合的人出来保媒。 “再等等吧,若是一两个月后还没有回信,再想其他办法。” 陈慕沙知道况且的意思,是想简化此事,直接请练达宁代表况父亲来陈家提亲。但他是理学家,对婚姻程序看得很重,视父母之命为天条,必须有一张凭据在手心里才踏实。 以石榴的家世、美貌与才学,只要咳嗽一声,那些财阀们保准一个个打破头抢着来提亲。至于和况家的这门亲事,即便没有这张凭据,也不存在任何风险。不过,话还是要说清楚的,态度也必须明确。 陈慕沙有一种感觉,况且的父亲和妹妹回来的可能性不大,况家的事他约略知道一些,情况比较复杂,他也不愿意去深究。 “嗯,弟子明白。” 况且答应过后,心里也很感激,老师倒是真心为他好,说是待他如子也不为过。 随后他向老师请教了些理学方面的一些问题,陈白沙亲手写的语录他早已背熟了,可是大多理解不了。 陈慕沙简约给他讲解了一下,然后告诉他无论理学还是心学,重在于心,重在于悟,而不在语言文字之间。不然的话,就不是理学家或心学家,而是文字学家了。 “老师,心学和禅学有何区别?”况且又问道。 他的确有些搞不懂这两者的区别,总感觉王阳明是以禅入道,结合出这么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