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墙记(纯百 高干 剧情)_十三、琐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三、琐碎 (第2/5页)

推翻与复辟。但,在比现在更动荡的时代,帝国也像许多国家一样,有过共产主义党人。十几年前,发生一起对皇室的刺杀。自此,“共产主义”,连带“社会主义”等词汇,逐渐从帝国的无官方授权讨论中消失,不过,江离怀疑那些刺杀皇室的人是否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者。

    江离学过劳动经济学,学过工资与就业的市场模型。她熟悉工具变量、纵向研究,给赫遐迩做的课题,因变量是收入,自变量是教育背景与生活环境,用到断点回归与倾向得分匹配,结论是极符合直观与直觉的,在照林的农村,普通高等教育的回报率远没有在城市那样高,职业高等教育的回报率相对更好些。初学经济学时,江离一直觉得许多劳动、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结论不难猜中。好像不需要严格的数据分析与论文,人们也皆会知道这些。不过,科学的意义不止是提供新认知,亦是将现有认知证明与证伪。

    然而,在作业中、在论文中、在课题中,人从来只是数据──庞大表格中的一行,称为一例观测。倘若此人有几项变量的应答是不明或者缺失,赫遐迩就会告诉江离,不必再分析此人应当被划分在农村组、城市组还是流动劳工组,她们使用到的、将样本区分入各组的标准不需要很复杂。

    江离学过、也能凭常识轻易想到造就统计偏差的方式。这还不是帝国的被臭名昭著地涂改过的数据。主要的偏差也应该诞生在赫遐迩处理它前。但,人被一步一步异化,结论必然不是全部的真相了。

    有些经济学研究存在田野调查、获取最原始数据的成分。江离的级别还不够她接触这种。

    由于这个原因,江离从其他角度尝试了解过劳工。她不够先进,四体不勤且精神脆弱,未曾深入劳工的生活过。不过,在她匿名水一些群时,似乎会遇到比她更接近劳工生活的人。她发现,这些人同自己的关注点与认知有许多差别,并且,虽然她们可能不完全知道江离的精神障碍与失学与无业,但她们有的会觉得江离的态度居高临下,因而对江离有敌意。

    她们更拥护“过去与未来之间”。

    在江离同她介绍以前,“过去与未来之间”就知道   Contemplativa。后来,她也当然知道“安提戈涅”。但,“过去与未来之间”不看。出乎高中早期的江离意料,彼时文辞殊丽、博古通今的“过去与未来之间”在大学中成了理科生,似乎很了解算法,并且忙碌地工作。她只是会在她自己的、不是所有人可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