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青云志 (第3/5页)
原以为兀格台定会分辩两句,没想到他半句未辩,垂首应下后便乖乖带人退出去了。 “权势当真是令人心折之物。”除了她的心腹婢女,屋内再无旁人了,师一宁如是感慨道,“十年寒窗,半生劳碌,汲汲营营,所求为何?子徵哥哥,你已尽数得到了。” 还记得儿时,福晟与她、与她阿兄阿姊,还有筠姐姐,他们一众孩童每日应付完课业后总寻机四处取乐。阿兄自小顽劣,可福晟从来都是长辈眼中最沉稳知理的,因而借他的面子,她与筠姐姐这般的闺阁女儿也得以外出游玩过许多回。 少年不识愁滋味,当时春衫薄。他们泛舟采莲、赏景联对、举杯邀月,琴棋书画无一不谈,诗酒花茶无一不晓。正巧那些日子,福晟在科场上顺风顺水,他们又曾偶然读到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于是都拿他打趣。 “下场若非君夺魁,可谓‘世上文风具丧矣’。”师家郎君行礼笑曰,“可若君当真夺魁,吾等落第,那就真该羞愧而死了。” 晚春的光灿而不烈,衬着少年郎意气风发的笑,格外夺目。 “岂敢岂敢。”闻言,福晟揖了一周向众人还礼,也玩笑道,“方才即景联句,吾逊于筠妹妹远矣,若吾能夺魁,那筠儿便是魁中之首了。” 说着,他的眸光灼热,紧扣着师杭分毫不离。见此情状,连一旁的师一宁皆觉脸热羞怯,她也是个聪明姑娘,隐约听出福晟这是在借功名诉衷情。 她以为师杭不敢作答,没想到少女坦然自若,轻声回了这么一句。 “《尔雅》里说,徵者,召也。子徵哥哥,自古功名属少年,青云直上会有时。盼只盼,我们到那一日还能对坐言欢,觥筹相庆。” 这厢,师一宁忆及从前,不禁悲从中来。 “一语成谶,一语成谶。如今我与你皆为陛下所召,前朝,后宫,哪里不是权势当道呢?” 可福晟却摇了摇头,漠然回道:“我手中的,不过是当权者手中的百之一二,施舍冷饭而已。” 冬日阴沉天,细碎微弱的光落在他面上,晦暗不明。师一宁明白权势会改变一个人,也明白他走到今日这一步殊为不易,便直言道:“数日前我才得了消息,子徵哥哥,我们都以为你早已……听闻你将要迎娶搠思监之女,原该向你道一声贺,可我却是万万说不出口的。难道你就不怕旁人非议吗?” 因为蒙了叔父举家殉城的荫庇,她被择选入宫。三月有余,她身上至今还戴着孝。福晟全家只余他一人,依照汉礼,孝期三载不可嫁娶,可他却仿若无事般接了封赏和赐婚。 平步青云,这光鲜无比的四个字背后藏着太多龌龊。果然,想向上爬,总是要付出些代价的。 福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