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尽江南百万兵【1v1 元末明初】_忆瑶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忆瑶台 (第4/12页)

>    阿毫脚程慢,缀在队伍后头,听见这句不由擦了擦汗:“未必未必,自古文臣武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你可别酸文假醋的了。”吴九打断他,怂恿道,“元廷不知哪日就亡了,到时你考上状元都没人认,还不如跟咱们一起从军。生在一个村,死也死在一块儿,痛快!”

    阿毫连连摆手道:“不可不可!古人有云,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仅靠征讨未必能平定天下,民心所向才是众望所归……”

    他又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什么之乎者也、利国利民、沧桑正道,然而除了他自己并没人懂,大家都只当耳旁风罢了。

    从巳时到申时,少年们脚步不停,一路紧赶慢赶才终于在日落前进了徽州城。刚巧今日城门处正张贴告示,众人便又一齐撺掇识字多些的阿毫挤过去瞧,阿毫好容易瞧罢,回头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地复述起来——

    “长生天气力李,大福荫护助里:朕自践祚以来,托身亿兆之上,端居九重之中,耳目所及,岂能周知?故虽夙夜忧勤,觊安黎庶,而和气未臻,灾眚时作,声教未洽,风俗未淳,吏弊未祛,民瘼滋甚……”

    他念得胸有成竹跟唱戏似的,可大家听得云里雾里,忙打断道:“快说人话!”

    阿毫只得解释道:“京师大饥,加以疫疠,甚至有父子相食者,陛下不得已发了诏书。”

    孟开平闻言,眉目凛然。他曾听村里长辈们说过,元帝长久不问政事,宁可在宫内造船造钟做木匠活,也不肯多看一眼各地灾情的奏报。大都都快乱成一团了,他竟还能推卸责任,说自己“夙夜忧勤,觊安黎庶”。

    如此昏庸无德的皇帝,既不懂得“民可载舟,亦可覆舟”,那么,他所珍爱的龙船早晚有一天会将他彻底倾覆,他所打造的奇钟想来也只能给他送终。

    阿毫的舅舅在渔梁镇的码头处撑船,码头附近人来人往,生意也好做,孟开平便提议去那儿落脚摆摊。果然,只日落前后半个时辰,七八篓箬叶便卖了大半。

    这趟出来原就是取乐的,手里有了铜板,少年们立刻张罗着如何花销。吴九和二狗自告奋勇去买烧鸡,毛虎同孟开平去打酒,其余人也各自分了些钱去街市,约好一柱香后再回码头碰面。

    华灯初上,还未到宵禁时分,徽州城中处处熙攘。毛虎兴冲冲进了酒楼,孟开平却被路边一小贩的吆喝声吸引了注意。

    “桃木剑,辟邪挡灾,斩鬼纳福!天完徐,濠州郭,红巾香军莫来扰……”

    那小贩一边吆喝,一边低头削刻物件,孟开平饶有兴致地走了过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