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夺金枝 (第1/5页)
夺金枝
这世上的隐士分许多种。有的厌倦了世俗纷扰,人隐心隐,无论江山权柄如何更迭都绝不入仕;有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人隐心未隐,只是暂居山林等待时机罢了。 师杭认为,朱升无疑是后者。 他是她的启蒙恩师,故而甫一见面,师杭便恭谨跪下行大礼相待,叩首在地长久未曾起身。 “先生。” 朱升面色不动,高坐席台之上,稳稳受了她这一礼。孟开平抱着剑立在一旁,看这老头半天不叫师杭起来,有些不满地轻哼了一声。朱升年纪大了,耳朵却还不背,直接一眼扫过去。 “烦请将军先至偏厅稍候。”书童开口道。 前两日,孟开平已经吃惯了这老头的闭门羹,此刻被撵也不多啰嗦。出去前,还顺手帮他们带上了门,显得很轻车熟路的样子。 师杭一见男人走了,竹门紧阖,当即俯首再拜:“求先生救小女一命!” 朱升再不复方才的漠然之态,快步下席欲将她扶起,慈眉善目道:“筠丫头,切莫如此。” 师杭额间微红,却不肯起身,含泪道:“家父已去,徽州城亡,您本不必再见我……” 她自知时机难得,便不再讳言,开门见山道:“先生,您令我前来,可是有了破局之法?” 闻言,朱升意味深长道:“如今,你我已是局内之人,身不由己,又何来破局之法?” “何时四海收兵甲,还向师山理旧书。”师杭顿了顿,不卑不亢道,“先生是有大志向者。家父在时常言,修身齐家难为,治国尚须时运。他所识之人中,更唯有先生心怀天下,能平天下。” 朱升望着跪在地上腰背挺直的少女,捋了捋长髯,缓缓道:“你已料定老夫必会出山。” 师杭颔首:“是。可我不明白,先生为何要助纣为虐,仕二姓者也?” 她压不住心头的恨意,几近哽咽道:“他们是叛军啊!您与家父情谊深厚又曾同朝为官,事已至此,怎能忍作壁上观?” 朱升长叹一口气,他在屋中稍踱了几步,感慨道:“慷慨杀身易,从容就义难。筠丫头,你怨我是应当的。我有愧。可天道如此,由不得我们选择。” 师杭摇摇头:“先生,我不懂,求您赐教。” “你来。”朱升将她唤至案前,两人对坐,香炉静燃。 “从前我为你开蒙,只论四书五经,不论其他。”他指着面前摊开的书页,旋即问道,“此书,你可识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