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劝离不劝和 (第2/3页)
个心安也好。” 朱嬴知道人家一片好意,默默放下钱走了。 道旁有座崒堵波,像圆胖的坟,零零碎碎的贡品,其中有一样是中原所产的铜镜,翻到背面,是平滑的,她抚摩素镜,闷闷不乐坐在黄花树下,一年之期将满,一事无成,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疲倦,山川草木,举目无旧,人还不如这面镜子贴近她的心灵,尽管它不说话,却能够带给她故土的温情。 厅堂里,丹砂在回复家书,母亲叮嘱他照顾好自己和弟弟,附上父亲的问候。 最后一个字落笔,他抬头看脸色不善的野利,问:“长史有何事?” “大人,能否支付我朋友的遣散费?”她直接问。 都尉吓了一跳,没敢说话,学士训斥:“无礼!” 野利毫不退让:“无礼?她光着脚去投奔我,那才叫没天理!” “衣柜里装满绫罗,她怄气不穿,谁都劝不住,我有什么办法?”丹砂反问。 都尉低声解释:“王君对小姐够意思啦,虽说比不上王女,但也差不多了。” “大人,您还是考虑养条狗吧,它会感恩戴德您的供养。”她嘲笑道。 “是我的错?我应该虐待她?”丹砂含着讽刺地问。 野利正色回答:“您是时候停止自作主张的宠爱了!” 他笑道:“你上来,告诉我她今天看上什么,我都送给她。” 随从呈上一物,丹砂拿起来,看了看,学士说到:“是汉朝的铜镜。” “买个更精致的,找找看有没有金子的。”他吩咐道,将镜子一放。 “您的耳朵是不灵了吗?”野利哂笑,“关键不是镜子,是汉朝!您有家人的陪伴,但她只能对着一面镜子思念故乡。您体谅过她的孤独吗?不觉得对她太刻薄了吗?” 丹砂哑口无言,脸上浮现慌乱羞愧。学士劝说:“她口没遮拦,你别往心里去。” 他含糊其词,教阿含暮先回去,眼睛看了看都尉,问:“你看了半天,想说什么?” “您多少拿点钱给朱小姐吧。”都尉真诚回答。 王君面色一沉。 都尉想,心里抓心挠肝,倒会摆架子唬人。罢了,从小看到大的孩子,作弄他不好。便说:“我去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