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 怎麼會是? (第2/7页)
【生理反應紀錄摘要】 ? 反應延遲:無明顯異常 ? 刺激強度容忍範圍:穩定 ? 呼吸節奏調控能力:高 ? 協作配合度:極高 ? 主觀回饋:未提出中止要求 【個人補記|非系統項目】 兩年沒見到他,他有些變化。 外型上仍很年輕,但少了當年的羞怯與微微避開的眼神。 臉孔更沉靜了些,輪廓變得銳利了一點。還不是成熟的大人,但少年感已經往下退了,像一層快乾的顏料,還能看見,但不再是主色。 說話比以前直接,眼神也更清晰——但動作上,他仍不時看向我,像是在確認什麼步驟是否正確。 但他學會了怎麼不讓人看出自己其實還沒那麼確定。 這讓我一瞬間覺得陌生。也更清楚地意識到,他不再是過去那個「會先看我一眼再行動的孩子」。 他正往機構要他成為的方向走去。 * 嶺翔回台已近一個月。機構安排的訓練節奏精準而無餘地,幾乎不留間隙。 每天早上是體能維持訓練與動態肌肉張力測試; 午後進入健康監測,包括內分泌檢測、神經反射延遲評估、睡眠品質掃描; 週期性還需配合精液樣本採集、性腺反應模擬、個體化社經適配性問卷。 這些流程不會在他面前解釋太多。 該簽的他會簽,該做的他會做。程序冷靜,效率驚人,彷彿一切都是為了將他調整至某種最佳狀態。 澪總是出現在訓練場邊,記錄他的反應、數據、呼吸頻率,有時也只是靜靜站著,什麼都不說。 有幾次他在器材下坐起來,轉頭看她,她剛好抬起頭,視線對上時也沒有迴避,只是點一下頭,像是說:「可以。」 整體來說,一切都在制度預測內。 唯一不可預測的,是「那件事」什麼時候會發生。 * 任務通知來得比他預期得更早。 那天傍晚,他剛從訓練室回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