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贵妃(h 古言 1v2)_101. 茅坑里的臭石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1. 茅坑里的臭石头 (第1/3页)

    

101. 茅坑里的臭石头



    编赦所修篆的国策呈上去,过了皇上给的红批,立即开始执行。

    大江贸易即将开放,金陵属于上接巴蜀荆楚,下连扬州苏州的必经之路,通过运河跟北方水系相连,是极其重要的岔口和资集中心。

    可这样一来,建港口、修水道,每个点位都要设立渡口官员,是笔难以估摸的大数字,只能从长计议。

    随之而来的,就是今年的恩科。

    据说试卷都还没改,礼部省式就已经内定了将近百人的名额,权贵掌握科考,荐举请托成风,不少士子都闻到风声。

    律法改了之后,门阀之徒公然滥竽充数,已经完全不加掩饰。

    市井里面讨论得沸沸扬扬,又有人推波助澜,一群士子在贡院闹事,从白天站到黄昏,甚至有贡生拟好状子,去官衙敲了登闻鼓。

    刑部衙署后街围满了人。

    百姓簇拥学子,含着满腔义愤,先是有功名在身的贡生敲鼓,几位贡生敲完,群情更是激昂。

    差吏都快阻拦不住。

    以前也不是没有落第士子登堂闹事的,可这次场面也太大。

    情况异常糟糕。

    后街本就是小巷,看热闹的人太多,熙熙攘攘、人头攒动。长街只进不出,维持秩序的官兵挤不进去,想远离人群的百姓涌不出来。

    这样互相拖拽,挤挤攘攘,巷陌宛然成了滩烂泥,突然,辕马受惊扬蹄的刹那,不知道谁开始尖叫,惊动了此起彼伏的哭喊。

    苏临砚策马而来时,正看到这般场景。

    他速唤来校尉指挥,紧急下令:“直接封路。”

    校尉是个雄浑汉子,从人群中挤出来:“大人,这百姓闹成一团,有人都被踩着了,听不见我们的声儿啊!”

    苏临砚脸色沉沉,丢了马鞭,开口竟有烦躁:“号角鞭炮,哪个不比人嗓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