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_第6章 军训201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军训2016 (第3/4页)

,冯晨夏回忆了一下今天的一些细节,又想了想做女生团队工作的办法。

    冯晨夏之所以特别关注女生的思想工作,是因为她当了十来年的学生头头,知道作为一个“女官迷”,争取同性支持,比争取异性支持要容易得多——这个结论,和很多人的所谓直觉相反。

    男性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过父母、师长及社会环境的“熏陶”,认为男性就应该属于“领导性别”。因此在一个女性和一个男性具备同等资历和同样能力时,他们总是高估男性,同时低估女性。

    有研究称,男性高估同性、低估异性的比例,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超过30%。换而言之,这两个同样能力和资历的人,在男性眼里,那个男性候选人的资历和能力,比女性候选人至少强60%!

    女性虽然也有低估女性,高估男性的现象,但是女性的态度,尤其是受过教育的女性的态度,大部分时候是有可能转变的。而男性对女性的轻视,由于社会大背景的影响,非常难改变。

    冯晨夏从深海小学、深海中学一路走来,一直颇受同学爱戴。但是即便这样,在小学三年级后,她就发现自己无论做得多好,都无法赢得大部分男生的支持。等到上了初中、高中,男同学的支持率减少得更明显,最高不过六成,大部分情况下低于五成,呈现出年龄越来越长,男生支持率越来越低的情况。而女生对冯晨夏的支持率,基本保持在八成以上甚至九成以上。

    她的“迎合型人格障碍”,和试图赢取男生支持,有不小的关系。有一段时间,她甚至因此差点抑郁了。

    现在,法学院6成以上的女生比例,和直选班长机制,让冯晨夏觉得仕途有望。

    在现在的冯晨夏看来,赢得女生的青睐,最粗暴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个“温暖的中性人”。

    恰好,冯晨夏的身高、形象和处事风格,都颇为中性。更重要的是,即便在其“迎合型人格障碍”最严重的时候,她也基本做到了示好而不讨好,待人处事尽量公平。

    作为一个“上位者”,需要有所谓分寸感。而分寸感,在很多时候体现在距离上——热情而不交心;关注每个人但不狎昵;不透露也不谈及个人隐私;努力解决同学需求但同时懂得什么问题需要上达、什么问题需要规避,再挂上热情但暗透着一丝距离的笑容,会让每个女生都觉得冯晨夏平易近人(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此人地位其实是高人一等的),不搞小团体,是团队的最佳领导人选。当然,若隐若现的距离感,也是她为什么没有亲密朋友的原因(张凌歌除外)。

    冯晨夏还知道,这个年龄的女生,部分希望吸引到异性的注意力,对所谓的“情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