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妾_妾室合法性的论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妾室合法性的论述 (第2/2页)

府意识到必须采取强硬措施,严控妾室准入门槛。于是,安排了专门针对妾室的资格考试,考试内容精心设计,涵盖理论与实践两大板块。理论考试着重考察妾室在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婚姻伦理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妾室候选人对家庭角色定位、法律赋予的权益和责任有清晰的认知。实践考试则聚焦于礼仪规范和服侍男女主人的技能技术,从言行举止到生活照料的方方面面,都有严格的考核标准。

    然而,高额的月薪如同巨大的诱惑,让无数人趋之若鹜。为了通过考试,专门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针对考试内容进行系统培训,帮助学员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以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3.卖身契与妾室制度的转折

    面对妾室之风愈演愈烈的态势,国家不得不使出绝招——卖身契制度。法律明确规定,一旦选择做妾,在法律意义上便不再被视为一个完全独立的自然人,而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物”。既然是“物”,便存在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因此需要签订卖身契。在大多数情况下,卖身契的主人自然是妾室的夫主,这份卖身契也成为了男主人和妾室之间类似于结婚证的法律凭证。另一种相对少见的情况是,家中正妻成为妾室的主人。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是因为正妻自身容颜不再,期望借助妾室的魅力吸引丈夫回归家庭;有的则是丈夫敬重正妻,为避免家庭纷争,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妻妾之间的尊卑关系。

    做妾室虽然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工资,但却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丧失了诸多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未来只能永远依附于男主人或者女主人,成为他们的附属品。尽管当时社会上不少企业的劳动合同所提供的待遇,从某些方面看还不如妾室卖身契,但那些企业合同并不具备合法性,而妾室卖身契却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这一特殊的法律规定,如同刹车器,终于让疯狂蔓延的妾室之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社会也在这一复杂的变革中,逐渐寻找新的平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