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罗曼】强制,乙女,1v1_纽约客(8)如我所是(As I Am)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纽约客(8)如我所是(As I Am) (第4/13页)

/br>
    Sterling白了女孩儿一眼:“She—”(她——),一顿,特意强调这个词,“—was   my   mother,   and   I—”(——是我妈,而我——),落嗓轻几分:“—was   twelve.”(——当时十二。)

    柰一怔。像他这种混蛋也会有童年,也会有母亲,这是她未曾想象过的。她此时停下来想一想,又觉得有些荒谬:谁没有过童年?谁没有母亲、父亲、朋友、家人——至少,一个保姆,一个监护人?

    她从Fairchild手里接回银币,细细端详那枚千年前的纹银古董,一边摇头,语气费解:“Why   on   earth   would   you   give   a—”(怎么会有人想到给一个小孩子——)

    她的话没说完,忽然止住了。

    指尖微微一颤,猛然停在纹银表面,国王头像右侧那颗小小的星星上。

    Steorling,盎格鲁-撒克逊古英语中steorra(星星),加词缀-ling(幼小的)。

    Sterling,

    小星星。

    某个父亲、母亲的小星星。

    柰几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低声将那个名字缓缓唤出了口。

    她耳边传来轻轻一声“Hmmm”,很悦耳柔缓,但又很低沉晦暗,若非细听,几乎难以闻察,语气似乎又带着点无奈、坦然、实事求是、陈述事实,好像在说:“可你瞧啊,事情就是如此,我也就是这样,毫无办法。”

    当然,柰不会问,Sterling也永远不会说——不会和任何人说:他的童年是寂静无声的,既没什么创伤,也没什么疼爱,既没有苛责打压,也没有温情抚慰,生活像瑞士钟表般安安静静精准运转。在这个讲究秩序、规矩、体面的家里,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位置,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话该怎样说、不该怎样说。情绪在家里是一种不必要的累赘,发泄与崩溃更是不可容忍的错误和失败。他知道,每天放学回家,当母亲问他“How   was   your   day   at   school?”时,她希望得到的回答从不是他在学校的这一天真正过得如何,而是他的学业和规划。高中去Phillips   Exeter寄宿,对Sterling来说,反而是一种解脱和放松。

    他手中的这枚银币,是母亲展现过的唯一一次感情——清透的浅灰色眸中一闪即逝的情绪。那双纤细修长的手,佩戴着低调奢贵的珠宝,指尖在国王头像右侧略作停留:“Remember,   you’re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