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审案(权谋/温馨剧情/感情缓慢升温) (第3/7页)
王说过什么,更不会觉得梅长苏在左右逢源。 他只是心里有火,为了最近几日审案的发现,不禁冷声说道:“百姓生活不易,希望过不了几天,各地能有更多相似性质的案件呈卷,从四面八方飞向京城!” 听见此言,梅长苏倒是不慌不忙。他还微微一笑,提壶为萧景琰斟上一盏:“殿下请放心,既然誉王殿下如此配合,那苏某的江左盟更会急主君之急,为之分忧。” “至于会不会得罪人…”他拱了拱手:“这等国家大事,誉王殿下定能理解。而我江左盟,也会确保胁迫封口的事件一旦发生,必有更多人证存活、物证存留,绝不会拖主君的后腿。” 知道梅长苏明白自己的意思,会打着誉王的旗号,尽快把消息传开,令有过兼并行为的豪门更快更自觉地向耕农退地补偿,萧景琰才觉得心里好受了一些,不止为承诺,更为这份同样自愿背负苍生黎民的默契:“有劳先生了。” 他说着,端起茶盏一饮而尽,入口却是一愣。 “请。”可梅长苏不说什么,只嘴角带笑,又为他倒了一杯温热的白水。 心中有气的萧景琰就这样“咕咚咕咚咕咚”地连着喝了好几杯,心情终于放晴。 他松开手,沉声道:“先生见笑了。” “殿下是真性情。”梅长苏叹道:“不过,等结案时,怕还是会受点委屈。” 萧景琰心中一暖,除了母亲和下属,从来不会有人为他抱不平:“无妨,这些年下来,我早就习惯了。” 如此,侵地案尚未结案,各地案件呈卷便纷至沓来。 靖王在处理这些继发事件时,展示了他不为人知的行事风格,沉稳中有果决,坚守中有灵活,与协审众官员的配合也两相愉快。 一桩原本可能引发乱局的大案因为皇帝支持,誉王配合,帮手能干,被靖王办得甚是干净,不到一个月已基本审结。庆国公及其亲朋主犯共十七人,被判绞侯监,家产悉数被抄没,男丁发配,女眷没官。 立押封卷后,赢得众人交口称赞的靖王带着同审官员,一起入宫见驾,回复旨意。 面对梁帝的冷待,辛苦查案的靖王并不意外,直接示意刑部主司蔡荟上前拜见、得君称赞。他只得了梁帝两句不咸不淡、吩咐更胜夸奖的赞语,却静默地站在一边,看梁帝夸奖和赏赐誉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