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试婚女官 (第1/3页)
试婚女官
三月初一,风轻日暖。 今年春寒褪的快,一夜东风来,吹白了宁王府仅有的一株梨树。耐了一冬严寒的小白花争先恐后,簇拥成团,密匝匝地缀实枝头,迎阳齐绽。 忽而,有风习来,被压得近乎垂头的枝干立即抖擞精神,给迈进王府门槛的赵姮,兜头下了场梨花雪。 倘若换个场合、换个时间,赵姮也会学着内阁大学士家的小姐那样驻足顾盼,再掏出胸中文墨,念一句“阶下草犹短,墙头梨花白。”来附庸风雅。不过,此时此刻,她心烦意闷,飘在眼中的梨花不比恼人的柳絮好看多少。于是乎,她毫不怜惜地拂掉肩头落花,跟着宣旨队伍快步走进庭中。 “定远将军崔暄接旨......” 内监洪亮尖细的嗓音拖着长长尾调刺破院中春和景明,赵姮隔着几重人影,只听到衣袂窸窣,靴履飒沓,玉佩叮当之音。她挪挪脚,从两名并排站着的内监当中窥到前面情形。 一行人跪的齐整,尤其正中那人极端正,笔直身板似春柳秀拔,看上去比京中某些烂泥扶不上墙的软骨头好太多。 这就是爹爹无声无息给她选定的夫婿,本朝唯一的异姓藩王宁王的次子,才在甘宁立下赫赫战功的少将军崔暄。 脱了盔甲的少将军衣着打扮也如仕宦人家的年轻公子般,穿着件家常的直领大襟月白袍,腰束烟色宫绦,下坠一块月牙形白玉佩,离得远并不能瞧清是何纹样。 严谨来说,他这身装束接旨不够恭敬。赵姮料定是旨意来的突然,未及更衣的缘故。因此对自己出其不意的招数微微得意。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她缓缓往上移视线,攥紧掌心,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要一睹这个从天而降的驸马是何长相,岂料那封明黄圣旨结结实实挡住了...... 瞧不见,她只能盯着男人修长白皙的脖颈,浮想联翩。可是,十多年未见,任如何搜刮记忆,也想不起幼时的他长什么模样了。 好奇达到顶点,赵姮忍不住踮起脚尖悄悄探出脑袋。恰在此时,内监宣完旨意,合拢圣旨,笑道:“少将军战场负伤,圣上特许您三日后再进宫谢恩。” “臣崔暄,谢主隆恩。” 崔暄稽首礼拜,起身的一瞬间,那张超脱设想的面容猝不及防映入她微微睁大的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