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君看墙头桃树花,尽是行人眼中血 (第3/4页)
,本朝商贾门第都出了皇后,世家怎仍执着于此等迂腐之见。 裴知春的生母杨氏,单字婉,乃姑苏茶商之女。当年,裴世英尚未娶妻,与同窗前去姑苏泛舟时,初见杨婉,便倾心不已。很快,二人花前月下,互定终生。 杨婉嫁入裴府时,陪嫁丰厚,带来的妆奁铺满整整二十抬,金银细软、田契地券一应俱全。可再多的嫁妆抵不过门第之见。为了裴世英,杨婉甘愿屈居妾位,唯一要求是他今生独她一人。 杨婉与裴世英度过了郎情妾意、蜜里调油的两年。 时间匆匆,两年一晃而过。裴氏族里长辈要求裴世英迎娶太府卿之女为妻,裴世英百般不愿,甚至绝食明志,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最终仍拗不过压力,妥协了。 妥协后,裴世英对杨婉确有几分真情,一度落了个“宠妾灭妻”的名声。可男人的情爱,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终……不过是兰因絮果,佳侣变怨侣。他冷了心,纳了几房新妾,忙于笼络新欢。 没几年,杨婉便郁结于心,溘然长逝。临终前,她嘱咐贴身的嬷嬷,这些陪嫁都留给儿子,好叫他将来有个依靠。可惜,杨婉死得太早,裴知春不过五六岁,被撂在院里无人照看,连个撑腰的都没有。 彼时,裴家祖母尚在,见不得孙子这般凄凉,更怕有人打坏心思,于是唤人把他领到内院,随她住了几年,直至九岁那年,裴家祖母去世。 随年龄增长,裴知春才名逐步远扬,他常出入州府宴集,在江边赋诗,文采冠绝一时,声名鹊起。十七岁那年,府里上下皆盼他连中三元,蟾宫折桂。怎料,殿试前夕,他出了事儿,从此不良于行,而本朝有规,身负残疾者,不得入仕。 “当初殿试前夕,知春双腿为何残废,父亲不愿在提及也就罢了。毕竟父亲连母亲的死也不放在心上。”裴知春嗓音如幽泉击石,浅浅淡淡,潺潺流出书房。 书房外,春桃边谛听,边往门缝里窥,转而想到:传闻杨婉的死和姜夫人脱离不了干系,便觉得裴知春当真可怜又可恨。 不过,再可怜,也没她一个下人可怜。 书房内侧,沉寂已久。 片刻,掷出一句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