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73 (第2/3页)
子凳子碗盘杯碟都搬了来,索性三十多桌一同开的席,在三叔公请里长带领大家一同举杯那一刻,整场宴席的热闹与喜庆更是达到了顶峰。至于里长何以会来,却是三叔公特地让人去请的,想着清溪就只巴掌大点儿地方,沈家要款待这么多族人同村人吃饭,动静也怎么都小不了,与其回头让里长知道了问为什么不请他,大家尴尬,倒不如直接请了他的好,也不过就多一双筷子的事儿。等大家都吃饱喝足散了席,里长还由三叔公和沈九林带着,笑得很是客气的与季善说了一会儿话,“敢问探花太太,沈探花几时能得闲返乡?本来之前县里曾来了大人,与我商量给沈探花再立牌坊之事,我想着若沈探花自己不能到场,到底美中不足,如今正好探花太太回来,好歹能大概知道沈探花几时能回来了。”季善想到沈恒之前的举人牌坊,倒是很能理解里长为何这般热衷于又为沈恒立探花牌坊,这可是整个清溪镇都要跟着光耀几十甚至上百年的事儿,又是在自己任期内,的确值当他这个里长兴头。可惜别说季善了,怕是沈恒自己都说不好他什么时候能再回清溪了,只能笑道:“相公如今进了翰林院任编修,没有上头的允准,是不能擅离职守,私自返乡的,所以具体什么时候能回来,我也说不好,只能辜负您老的一番美意了。”里长这才知道沈探花已经是沈翰林了,虽然止不住的遗憾,“那看来到时候立牌坊时,只能请了沈老爷和沈三叔公代沈翰林到场了。这般荣耀的事情,肯定得越早把牌坊立起来,让咱们全清溪,乃至全天泉的人都知道越好,也好早日激励大家伙儿但有余力,一定要让家里的儿孙多读书,将来咱们清溪才好出更多的秀才老爷、举人老爷、乃至进士老爷探花老爷啊!”想到沈恒竟已是翰林了,那牌坊上又能多列一项他的成就,他与其他镇的里长碰头时,也能多一件让他们羡慕的事了,又止不住的高兴。又客气的与季善说了一会儿话,“沈翰林年少有为,真是我们整个清溪的骄傲,但也请探花太太上复沈翰林,为朝廷效力尽忠之余,也千万要保重身体才是,家里还有父母亲人等着他呢!不过家里也请沈翰林不用操心,我们这些乡邻都会帮着照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