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_第一一四三章 博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四三章 博弈 (第2/3页)

大战第三阶段同样遭受重创,中央审时度势,不得不采取政治上进攻、军事上防守的策略。

现在和历史上相比较,我军拥有完整的陕西根据地,又控制着山东、山西的大片根据地,兵力、装备与历史上不可同日而语,北上抗日以来又连战连捷,战果之大远远超过**,作战方式也由游击战转为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有这样强大的实力,不光是刘一民想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争取早日打败小鬼子,中央领导恐怕都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加上刘一民不断地进行前瞻分析,中央领导人都能看得出来,只要小鬼子敢南下攻击英美,导致美国参战,中国抗战胜利的曙光就会出现。偏偏蒋介石不知道团结抗战的重要性,一门心思限制**发展,**如果能甘受蒋介石摆布才鬼了呢!

在这种情况下,**在蒋介石发动****时之所以依然采取政治上攻势、军事上守势的策略,那纯粹就是为了维护团结抗战了。

主席翻来覆去地看刘一民的电报,几乎都能背下来了。

说实话,主席和老总他们也没想到日军会集中力量打中条山战役,因为此时日军重兵把鲁中南围的铁桶一样,最危险的地方不在山西战场,而应该是在山东的鲁中南战场。想想吧,不用别的招数,只要日军采取蒋介石围攻中央苏区的办法,采用滚筒战术逐步推进,鲁中南我军的生存空间就会被一步步压缩,最后必然会象长征一样,被迫再一次突围而出。那样子,损失就大了。

假如真的向刘一民电报里说的那样,日军将攻击矛头对准中条山,举行大会战,中条山就危险了。因为中条山防线绝对不象**报纸上宣传的那样牢不可破。日军在1939年6月发动的“六六大战”就已经攻占过平陆,打到了黄河边。就这还是因为当时驻守平陆一带的是杨虎城部,该部**地下党员多,杨虎城、孙蔚如抗日坚决,与日寇死战,最后总算是在日寇撤兵后收复了失地。杨虎城部在此役中损失1万多人。去年,日军又一次从夏县攻过平陆,并在沿线设据点。虽然日军后来都被驱逐出中条山,但是这说明中条山守军防御上有漏洞。现在,杨虎城、孙蔚如的第四集团军已经于1940年10月调离中条山,到巩义布防,这可是卫立煌誉为中条山柱子的部队啊,这一调走,中条山的防守力量明显就弱了。

说起杨虎城的17路军,后来的经历很曲折。

红军发起涪嘉战役的时候,杨虎城奉蒋介石命令率部南下川北的万源地区,堵截红军北上通路。结果,刘一民一战消灭胡宗南的天下第一师,川陕门户洞开,刘一民随即率领红七军团袭占汉中,并分兵北上抢占极为空虚的西安。

当时,杨虎城的第17路军共有第38军和第7军两个军,每军只有一个师。其中第38军只有一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