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五三章 沈鸿烈走了 (第4/5页)
付自己,自己有能力反抗么?于学忠有了狐死兔悲的感觉。刘一民殷勤地给沈鸿烈加菜,而且郑重其事地说,他个人对沈先生创建东北海军、主政青岛时的政绩和坚持抗战都很佩服,最佩服的就是他的清廉。国民政府的官员如果都能做到沈先生这样两袖清风,小日本也不可能来侵略中国。当然,现在牵涉八路军主力遭遇日军伏击原因调查,沈先生因为提出新四师进驻大店的要求,不能不让人怀疑。如果沈先生能够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八路军对沈先生的怀疑自然冰释。可是沈先生拿不出为什么会在那个时候提出让新四师开进大店的证据,这事就只能让军委会调查了。刘一民说,他自己宁可相信母猪会上树,也不相信沈鸿烈会和鬼子有牵连。但是,原则问题不容商量,那么多牺牲的烈士都在等着刘一民给他们一个说法呢!这事只能让沈先生受委屈接受军委会调查了。沈先生半生戎马,学富五车,这个道理相信不用多说。只要将来军委会调查结束,证实沈先生和陇海路遇伏没有关系,那沈先生还是刘一民的朋友,是八路军的朋友,任何时候八路军都欢迎沈先生前来做客。罗荣桓看着刘一民一脸笑容,和沈鸿烈说话时态度好的就象十月初的太阳一样,温暖和煦,不带一丝燥热气,觉得自己以前对刘一民的认识还不够,想不到这伙计还有演戏的天分。沈鸿烈当然是奉命行事的,只不过他不愿拿出上峰的命令而已,只能自己背黑锅了。他是老官僚,虽然两袖清风,但也熟悉官场潜规则,知道一旦他说是奉军委会命令伺机进占大店,那就等于挑起国共纷争,等着他的可不仅仅是辞职这么简单了。好在他总算开口了,一张嘴就是他在山东干的很累,早就不想干了。不过,想了多少条不想干的理由,都没有想到最后竟然落了一个通敌嫌疑的名声灰溜溜的离开,心里觉得憋屈的很。刘一民心里想,沈鸿烈应该感激自己才对。历史上沈鸿烈在山东和于学忠闹的不可开交,甚至还派人谋杀于学忠。和八路军搞摩擦也是打一仗败一仗,最后灰头土脸离开山东,路上还差一点送命。现在他早早地离去,不知道要少受多少煎熬呢!刘一民信誓旦旦地保证,在军委会没有调查清楚前,八路军绝不对外公布沈先生辞职原因,确保沈先生名誉不受损害。这一说,沈鸿烈总算高兴了一点,接着就提出他怎么回重庆的问题和省政府以及新四师、陆战队的安排问题,问八路军会不会对他们缴械。刘一民说,八路军是**序列的正规军,执行的是军委会的命令,手里的枪只打鬼子、汉奸和伪军,绝对没有自己人打自己人的道理。青岛海军陆战队和新四师是团结抗日友军,八路军只会支持他们抗战,不会去缴他们的械。那是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只有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