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二七章 该来的都来了 (第4/4页)
传统,不擅长守备,擅长进攻。一遇到攻击,马上就会发起反攻击作战。如果失败了,就只能玉碎。荻洲立兵是从第十三师团师团长任上调来第六军任司令官的。他一定会坚持自己的战法的,第十三师团就是用这种战法参加了淞沪会战、攻占南京、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矢野音三郎却看出了危机,他马上给植田谦吉和矶谷廉介发报,报告说诺门罕前线部队损失过大,必须采取措施,出动第一师团、第二师团、第五师团、第十一师团和装甲旅团,否则不能挽救战局。事实证明矢野音三郎的担心是正确的,荻洲立兵指挥部队在23号这天展开了反击,结果不但没有把苏联红军打退,反而被苏军从左右两翼包围了。植田谦吉他们怎么都想不到,就在23号这天中午,里宾特洛甫率领的德国代表团乘飞机到了莫斯科,和斯大林两次会谈后,当晚就与莫洛托夫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签署了附加秘密协定,开始了瓜分波兰乃至欧洲的丑陋交易。斯大林的笑声是爽朗的,莫洛托夫的笑声是爽朗的,里宾特洛甫的笑声也是爽朗的,几个人笑声里的含义只有鬼知道。双方到底是在互相施展缓兵计,还是互相配合,都成了历史悬案。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条约一签订,苏联开始备战,忙着把工厂设备向大后方转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消息一公布,首先被打懵的是英法两国,接着是日本。因此,当植田谦吉向大本营报告动用第一师团、第二师团、第五师团、第十一师团和装甲旅团对苏反击时,大本营越发想通过谈判解决对苏争端了。关东军这些骄兵悍将都是不碰个头破血流就不回头的主儿。这一次,还是副参谋长矢野音三郎和参谋迁正信运作,秘密集结的第一师团、第二师团、第五师团、装甲旅团开始冒险了,他们还真的象上的文章里探讨的那样,开始向海参崴发起攻击了。海参崴来自古老的肃慎(满洲)原住民语言,汉译为“海边的渔村”或“海边的晒网场”。清朝时闯关东的直鲁两省人把这里叫做“崴子”,山东人的“跑崴子”指的就是这里。以其误认当地盛产海参,所以汉译最后定名为“海参崴”或“海参崴子”。8月24日,就在苏联、德国双双公布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时,就在苏蒙军从两翼包围第二十三师团、第七师团时,日军装甲旅团的战车首先向苏联红军远东地区部队发起了突然攻击。这样一来,彻底热闹了,刘一民先前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至于能不能达到刘一民内心的目的,那还要看事情怎么发展了。各位书友大:山人出差已经回到家中,明日正常更新,请朋友们订阅支持!谢谢大家!第八二七章该来的都来了在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