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四六章 高敬亭事件 (第4/5页)
平衡关系,便于协调苏皖地区八路军、新四军和**关系。至于军事指挥,除了陈毅,中央指定的苏中粟裕、苏北黄克诚、淮北彭雪枫、淮南张云逸、高敬亭都是我军大将之才,特别是粟裕,能在日军重兵扫荡之下奇袭南京,用兵之妙简直是神来之笔。由他协助陈毅,加上八路军支援,自己可以放心返回山东,苏皖边区根据地可保无恙。接着,刘一民再次陈述新四军军部应该渡江北进的理由。主要是皖南山区不利于新四军主力大规模发展,而且处于日军和**第三战区包围之中,**现在已经划定八路军、新四军作战地域范围,目的是限制我党我军发展。八路军南下部队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全力开辟苏皖边区根据地,主要是因为教导师是我军主力,战绩显著,苏北的韩德勤也好,第五战区的桂系也好,都不可能冒险限制教导师主力部队行动。而新四军实力暂时没有达到教导师各部队的水平,长期孤悬江南,还要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势必引起**内部强硬派将领的嫉恨,新四军江抗黄土塘之战被忠义救**侧击就是明证。时间一长,摩擦越来越多,小摩擦变成大摩擦,必然会有大危险。因此,请主席给叶、项首长去电,仔细分析利害,及早渡江北上才是上策。刘一民再次报告自己撰写的初衷,是要从制度上保证我党和未来的新中国长盛不衰,破解历史上封建王朝兴衰交替的难题。至于牵涉斯大林同志任期问题,刘一民说他只是从理论上探讨,考虑的是我党的问题,没有牵涉苏共问题。不过,当前日军在和苏军交火,欧洲形势也很紧张,需要斯大林同志领导苏联度过战争危机。如果将来战争结束,斯大林同志说不定会认真反思肃托中出现的问题和苏共的政策。现在处于战争时期,理论探讨也只是探讨而已,历史在不断发展,这些探讨无论对错,只要将来能被实践验证就行了。主席很快就会电了,这次没有批评,表扬刘一民胸怀全局,眼光独到,说是会给项英去电,令他早作北进打算。看完电报,刘一民又给胡老虎发报,要他将皖西北根据地防务向彭雪枫新四军游击支队移交,由彭雪枫统一指挥豫皖边区和皖西北地区地方武装,骑兵旅迅速越过津浦路,向双沟镇集结。发完电报,刘一民忽然想起历史上高敬亭就是这次叶挺到四支队后因为拖延东进皖中被枪毙的。现在四支队已经按照自己和高敬亭谈话的要求进军皖东了,部队也发展到了一万多人,主席电报中只说了叶挺到四支队组建江北指挥部,并没有说高敬亭的事情,应该不会再发生历史上的悲剧了吧!刘一民马上给叶挺、高敬亭分别去了电报。在给叶挺的电报上,刘一民说他在双沟镇,即将指挥部队横扫皖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