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_第六八三章 当机立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八三章 当机立断 (第5/6页)

纵横于白山黑水和华东大地。国民党留在山东那么多部队,最后落了个山东省政府到安徽阜阳办公。这里面的道理值得多少人深思啊!

罗荣桓还通报说,原在鲁西南的吴化文的手枪旅和在豫北的海军陆战队、山东省政府留守人员在我军突破陇海路南下后,竟然越过津浦路进入了鲁南,在费县与沈鸿烈、张里元汇合,被扩编为新四师,主要承担山东省政府的警卫任务。

手里有了部队,沈鸿烈的底气壮了。洪超远派人面见沈鸿烈传达刘一民电报精神时,沈鸿烈不但不撤销鲁南行署和收回对一些地方武装的任命,竟然摆出山东省政府主席的架子,提出山东要实行军政一体,各地税收应上缴山东省政府,待于学忠司令抵达鲁南后,统一划分防地,重新任命地方行政官员。

刘一民看完电报气得直笑,这日军的铁路封锁线简直就是泥做的,自己有特战队,想过铁路易如反掌。想不到吴化文这样的部队也能越过日军的铁路线,看来小鬼子一门心思盯着自己,后方警备部队还没有完全到位。

想想历史上八路军115师进入山东后,与山东纵队的关系也经过了几次调整,光是山东的领导人都先后换了几任,最后才确定115师兼山东军区,罗荣桓主政山东。这说明虽然是战争年代,虽然有铁的纪律,虽然有一心报国的忠诚,但人和人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不同体系的部队之间,都是有矛盾的。求同存异即可。

想开了,刘一民也就不再想是不是堵住于学忠入鲁通道问题了,反而突发奇想,历史上于学忠部的111师就加入了八路军,这支部队后来在万毅将军率领下随罗荣桓进入东北作战,成了响当当的主力。就是吴化文部,解放战争时也举行了战场起义,加入了解放军。要是能搞好统战工作,说不定于学忠部就会成为将来进军东北的先锋。这事值得认真研究。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糜集于徐州的日军重兵集团不上钩,而且有集中力量扫荡山东的迹象。如果日军重兵集团全力杀向我军任何一个根据地,都可能使该根据地蒙受重大损失。特别是泰沂中心根据地,那里现在办军工、办学校,搞的热火朝天的,可不能让小鬼子去抄自己的老家。

好个刘一民,阵脚不乱,当机立断,下定决心,立即发动攻势作战,稳定山东根据地形势,进一步调动日军主力。

根据这一思路,刘一民决心向陇海线、津浦线发动攻势作战,把小鬼子依托交通线建立的防线打碎,迫使日军主力四处救火,不断分兵,最后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线守备队。

如果日军主力不上当,仍然按兵不动,依旧打扫荡山东根据地的算盘,刘一民的想法是调集山东主力全力南下,一直向南打,横扫江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