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五一章 伤逝 (第8/8页)
理都不理沼田多稼藏大佐,命令部队迅速清理战场,撤回枣庄。回到枣庄后,赖武平少将给矶谷廉介中将发报,报告了发生在石羊的战斗情况,请求上报第二军和华北方面军调查支那教导师刘一民部动向,因为赖武平想不出,除了刘一民部队,中国还有哪一支部队有这么强的战斗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接到层层报上来的报告时,喜多诚一已经接到了在徐州的间谍的报告,知道了教导师师长刘一民南下徐州晋见蒋介石的情报,两下一对照,真相大白,第39联队遇到的一定是刘一民和他的卫队,刘一民一定是从徐州经台儿庄北上,返回鲁西。于是,寺内寿一大将命令第二军,立即派出所有谍报人员,动员一切力量,侦查刘一民行踪,务必将其消灭在归途中。刘一民当然不知道鬼子的这些举措,不过,鬼子猜错了他的目的地,自然就实现不了在沿途拦截的目的了。离开枣庄境内后,感觉暂时不会遇上鬼子了,刘一民下令部队打起火把,纵马疾驰。一夜奔驰,天明的时候已经回到了高桥村,和罗延以及在这里活动的教五旅部队汇合。刘一民下令部队宿营,自己翻身下马,把陈瑶光放到草地上,又去折了些花枝,放到陈瑶光的遗体旁。这才让李小帅去和高桥村的村长联系,找老乡买棺材,准备将陈瑶光入殓。本来,刘一民想将陈瑶光就地安葬,但看了周围山势,觉得都没有徂徕山的山势好,恐怕也比不上蒙山,遂决定将陈瑶光的遗体运回师部,再择地安葬。李凌风和王同生只知道陈瑶光是蒋介石派来让师长为难的,不知道这中间的曲曲折折,见刘一民如此上心,就提议是不是做副担架,把陈瑶光同志抬回师部,再行安葬。刘一民摇摇头:“她是个好姑娘,做担架抬着既影响行军速度,又容易让遗体颠簸。还是放进棺材车运比较好。”这高桥村党的建设搞的早,群众基础好,李小帅很快就用车运来了一幅棺材。刘一民看了一下,是纯柏木的,油漆、雕花都好,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精心准备的寿材,就同意了。由于是在行军途中,诸事从简,刘一民让李小帅带战士们去找了点松枝、柏枝和鲜花,把棺材底部敷设得香气浓郁,这才让战士们走开,搭起帐篷,找来几个年轻媳妇,用水为陈瑶光清洗了身子,又从陈瑶光的背包里取出干净内衣给她换上,到村里买了两床新被褥,一直忙了一上午,才算是把陈瑶光入殓。刘一民此时极为伤感,情绪不好,不愿在这里多停,遂下令将棺材放到马车上,固定好,带着自己的随行部队,护着马车向蒙阴前进。第三五一章伤逝在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