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三五章 大汶口(一) (第3/5页)
,基本上就是萝卜、白菜、葱姜蒜,离在西安屯垦时的品种数量差远了。这样的粮食产量,沂蒙根据地养活不了这么多的部队,只能和日军在平原地区开展粮食争夺战。因此,必须大力改造种子,兴修水利,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要大力推广玉米、红薯种植,以粗粮代替细粮,保证粮食供应。为了保证这几大块工作顺利进行,刘一民要求黎玉组织人员认真研究,尽快成立财税部门,用财税手段调节根据地经济;尽快组织土改委员会,参照陕西根据地政策,研究制定山东根据地土改政策,真正把农民变成我们抗日的主力军。刘一民说了许多,黎玉记了许多。最后,黎玉说:“刘书记,你说的很好,我听说你曾写过一个陕西根据地建设方案,中央就是依据你的这个方案一步步组织根据地建设的,能不能把这个方案拿来,让我们参照执行?”刘一民说可以,不过山东毕竟和陕西不同,那里是大后方,一般情况下比较安全。山东是抗日前线,有些在陕西搞的政策在山东就得重新斟酌。比如土改,山东这地方现在已全面沦陷,伪政权相继建立,许多头面人物、地主都当了汉奸。这本来是个好事,为土改扫清了部分障碍。但是,如果全部没收地主土地的话,容易把那些摇摆不定的地主推向反面,还容易让积极支持抗日的地主寒心。这个问题必须得认真研究。两个人商量完,黎玉就告辞了。刘一民正想着让李小帅去看看有没有津浦线作战方面的情报,贺兴华就送来了总部的电报。刘一民一看,总部的电报通报了三件事,一是山西日军继扫荡晋西后,又开始集中兵力向同蒲铁路北段攻击,判断日军目的是打通太原至大同间的联系,巩固交通线。二是通报了武汉委员长行营转来的电报,称已经将陈瑶光父母释放,派人护送西安。三是通报津浦路南线作战情况,滕县已于3月21日夜失守,守军5000人除500人突围外,全部阵亡。第二十二集团军前敌总指挥、一二二师中将师长王铭章突围时殉国。看完电报,刘一民心里烦躁之极,日军在山西的作战情况没有什么,他占他的交通线,我建我的根据地,要不了多久,以115师、120师、129师、独立师现在的实力,等鬼子重兵集团一撤走,就会把守备山西的鬼子逼的困守交通线不能动弹的。陈瑶光父母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摸着脚趾头数数,就能知道蒋委员长接到自己电报时的表情,以蒋委员长的秉性,自然是会把陈瑶光父母放了的,只不过倒霉的一定是戴笠,他一定是又把戴笠叫去臭骂一通,说他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然后不得不放人。最令刘一民想不到的是王铭章的死。想想真他娘的窝囊,自己已经派朱哲晓和王鹏举去见王铭章了,把日军可能采取的迂回战术都告诉他了,甚至连日军准确的行军路线、集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