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1 (第2/3页)
亲还嫌你重呢!”长锁觉得亲得很痒,咯咯地笑。走了一会儿,顾锦朝跟着纪吴氏回了东跨院。东跨院外面的几株枣树长得好,挂满了红通通的枣子。纪吴氏让婆子拿杆打了许多下来,洗好后装着青瓷碟里端上来。笑着让顾锦朝尝尝:“你小时候最喜欢吃……还非要爬到树上自己摘,结果额头都摔破了。把伺候你的嬷嬷吓得不得了。幸好你大舅母拿膏药给你擦,没留下疤。”顾锦朝下意识摸了摸受伤的地方,早就光洁如新了。她捡了颗枣子吃,长锁看到母亲拿了枣子,自己也想要。伸着小手就去抓,反正他也没长牙齿……顾锦朝拿了颗让他玩,他努力伸着手把枣子往嘴巴里塞,啃得到处都是口水。纪吴氏声音低了些:“这次让你过来,也不光是想见见孩子。我还有一件事要跟你说……上次你让我帮你看着永昌商号,现在我手底下的管事有点发现。”和永昌商号有关……顾锦朝立刻起了慎重:“您尽管说就是。”纪吴氏却先屏退了左右,才继续说,“我早说过他背后有人撑着,却没想到来头这么大。永昌商号的主人胆子也大,他们最重要的货物就是纻丝、罗、绢等物,比别的商号能便宜两成……你可知道这些丝绸是怎么来的吗?”顾锦朝想起上次罗永平也说过这件事。纪吴氏笑了笑:“你知不知道朝廷的织染局?”顾锦朝点头,这个她自然是知道的。有朝廷官局,一个在南京,一个在京城,都归工部。除此之外在浙江、南直隶等八省直各府州还设有二十二处地方官局。各地方织染局岁造段匹的原料,为本府州民间交纳的税丝;经费多出自里甲丁田税银。而供役工匠,则是通过匠籍制度强制征发而来,并编入各地织染局的。“您说永昌商号的事……和织染局有什么关系?”顾锦朝有些不解。纪吴氏喝了口茶,才慢慢地说:“永昌商号卖的丝绸,就是织染局做出来的东西。”顾锦朝并不了解其中的内幕,却也知道这很不可能做到。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