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_[VIP]第四十章 邓州之战(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VIP]第四十章 邓州之战(三) (第2/3页)

命,他派人去和付责进攻城內清军的第十师师长丁其兵交涉,要求自己这算是火线起义,而不是火线投降。

原来南京政府发表的宣战诏书,由其是后面关于反正、起义、投降等概念和处理方式的內容,在清廷,由其是在军方,确实引起了极大的反应,尽管清廷严令,不得散布南京政府宣战诏书的內容,但清廷对军队控制力度毕竟有限,而且在耿仲明部的清军,也根本没把清廷的命令当一回事,许多将领都把这些內容作了比较仔细的研究,在私下里,有时还开始笑,说在战场上真的不行了,就赶紧投降,致少还能保一条命,而且早一点还能算起义。

徐得功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对反正、起义、投降等概念和处理方式的內容都已经烂熟于心了,既然是准备投降,当然希望为自己争取到一些更好条件,现在战斗己经打起来,战前起义肯定是不能算了,因此徐得功想按火线起义来算。

而且徐得功也提出了自己的理由,现在自已手下还有七八千人马,并沒有被中华军打散,还保持着抵抗力,不能算是胜负己分,完全够得上按火线起义的标准。其他诸将也都认为,能算火线起义当然是好了,因为如果是火线起义,则还算有立功表现,可以在中华军里面任职。

听完徐得功派来的代表讲说的要求之后,丁其兵立刻就火了。商毅制定的这些标准,中华军的官兵们当然都清楚,其中最难介定的,就是火线起义和火线投降,毕竟两者都是在战斗进行的过程中发生,但“尚未明显分出胜负”,“己经明显分出胜负”这两个概念,只能由一线的指挥官自己来判断了。

但在这一战都打到这个份上,居然还想算火线起义,那有这种道理,因此丁其兵气呼呼的对代表道:“回去告诉徐得功,你们只能算火线投降,不能算火线起义,接受的话,就立刻放下武器,出来投降,不接受那就接着再打,信不信,只要开打了,最多十分钟,我就可以把你们全灭了。”

代表回去将丁其兵的回复告诉徐得功等人,徐得功又和诸将商议,最后决定,投降就投降吧,至少能够保住性命,再打下去,肯定是没命了。于是徐得功再次派出代表,来见丁其兵,表示愿意向中华军投降。

就这样清军放弃抵抗,全部投降,也标志着邓州战役全部结束,在进攻邓州的战斗中,中华军一共歼灭清军四千一百二十七人,投降八千三百二十六人,逃回南阳的清军不足三千,而中华军自身的伤亡,只有四百三十三人,另有三百七十五人受伤。

另外邓州也是淸军驻守南阳的一个重要地点,因此城里的各种军用物资也比较丰富,虽然由于清军的火器不多,因此火药的数量很少,但各种粮食、草料、车辆、帐蓬、布匹等等,都有不少,也算是收获巨大。

而在南阳城里驻守的耿仲明这几天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乱转,他愿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