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_[VIP]第二二五章 议和的条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VIP]第二二五章 议和的条件 (第2/3页)

点,而边境的清军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交易市场对他们也大有好处,因为毎次有过境交易的商队,无论是南来还是北往,都会交纳一笔过路费。而有的地方的清军干脆就自己开设交易市场,从中抽头收费,以获得暴利。

多尔衮当然也知道双方在边界上进行贸易来往的事情,但他也并没有阻止,因为多尔衮虽然不懂得什么商品经济,但也知道通商的好外,因为清廷还在关外的时候,也曾通过蒙古的察哈尔——张家口一线,和关内的汉族进行贸易往来,当时通过交易,清廷获得了大量的粮食、铁矿、布匹、盐等军需物资,同时也收买了一批沒有民族立场的商人,为清廷充当买办,提供大量关内的情报资料,著名的是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这八大家,就是其中的代表。可以说在清廷的发展过程中,这八大家也是功不没。

在入关后,清廷没忘为自己建立过赫赫功业的八大家,多尔衮就在紫禁城的便殿设宴,亲自召见了他们,并赐给服饰。后来多尔衮还打算给他们封官赏爵,但这八大家深知政治斗争的可怕,因此也故作受宠若惊,但竭力推辞。于是多尔衮便将他们封为“皇商”,而八大家之首的范永斗,被任命主持清廷贸易事务,并赐产张家口为其世业。其余七家,亦各有封赏。籍隶内务府,为皇家采办货物。也被称为八大皇商。

从此这八大皇商也取得了别的商人无法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凭借皇家威势,广开财路,垄断市场,因此无往而不利,甚教可以涉足盐业买卖。因此个个都成为家资百万的巨富之家。而在对南方的贸易中,有九成以上,都是由这八大皇商旗下的商人垄断。一方面是交易到清廷所需的商品,另一方面也是趁机打探南京政府的情报资料,甚致是混入南方。

不过南京的榷场管理的十分严格,想借机混入,到也并不容易,而且南京政府的情况,大部份都可以从[杭州时报]上知通。虽然多尔衮禁止[杭州时报]在北方发行,但清廷内部还是需要一部份,作为了解南京情况的资料,当然也主要都是通过商人带回来。

这次多尔衮向南京发出试探信号,也是由商人带来,这是属于范永斗的一支私人商队,并且派遣了两名汉旗的小官,跟着商队一起南下,如果南京政府也有和谈的意向,那么这两名官员也可以和南京方面作第一步的接触。

范永斗也知道这件事情关系重大,如果办得好了,也可以为清朝再立一功,另外他心里到也真的希望南北能够议和成功。因为南北议和之后,那么南北通商也就可以正常化,自己也能从南方购买更多的商品。

现在南方的商品在清廷都有很好的销路,像一面一尺见方的大玻璃镜,在市面上己经被抄到两百两白银了,前不久从南方买进来五块一尺八寸的大玻璃镜,范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