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VIP]第四十五章 货币 (第4/5页)
重量为价值单位的,“两”是白银的最基本单位,虽然后世有人以米为中介物进行换算,得出一两白银大约拆合三百到六百元左右。不过米在古代和现代的实用价值比重不一样,因为现代人是以米为基本主食,而在古代,绝大多数人根本就吃不上真正的大米,因此这种换算并不准确。在实际上,一两白银在中国古代是够上一个普通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了。虽然白银也可以拆成“钱”和“分”的小单位,但要把整银砸开,不但十分麻烦,也难以分得精准,不如铜钱使用方便。由其是在民间零售方面,铜钱还是重要的流通货币。随着浙江地区的商业发展,零售业同样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铜钱使用频率和需要量也越来越大。而且现在银行开展了针对散户的业务,不可能全是整银交易,也需要大量储备铜钱。但铜也是铸炮的重要军用物资,浙江地区的铜矿十分缺乏,现在大部份的铜来源需要依靠从曰本和菲律宾进口,也是浙江地区重要的进口物资。这么宝贵的资源,商毅当然不可拿来铸钱用,甚致还会收集过一部份铜铁,用来铸炮。而浙江地区的海外贸易收入,几乎全是用白银支付,相反还会流失一部份铜钱。结果就造成了浙江地区的铜钱越来少了,变得不够用了。商毅听了林凤舞的话之后,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其实早在开设银行的时候,他就已经想过,就是要自已铸造发行流通的货币,这也是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而且现在银行己经在浙江地区建立了相当的信誉基础,因此这个条件己经初步成熟了。当然在商毅的想法中,还不准备发行纸币,主要是因为在明朝初期纸币发行泛滥,不少百姓对纸币依然不放心,因此新的货币将是以银币为主,辅以少量的金币,彻底淘汰铜币,以节约铜资源。其实中国的银矿资源比铜还少,在明朝之前,都是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但由于在古代中国是亚州地区的经济核心,因此中国的铜钱在周边国家都可以流通,结果其他国家都使用中国铜钱,造成了中国铜钱的流失很大。也制约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宋元时期,中国己经产生了钱币,就是因为铜钱的使用供不应求。在明朝开国的时候,政府曾大量发行纸币,但由于当时缺乏金融知识,没有本金和本银做保障,纸币发行泛滥,而且政府税收又不能用纸币交纳,因此也造成了纸币大量贬值,最严重的时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