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VIP]第一七五章 八旗圈地 (第2/3页)
一意要进取江南之地,统一天下,那么也就一定离不开自己,因此自已就必定会有被重新启用的那一天。同时洪承畴毎天也是潜心总结这一样南征的经验,仔细研究商毅的用兵之道,思考应对的办法,也下一次被启用的时候,做好准备。但在回府才一个多月,就被多尔衮招回北京,洪承畴也不禁觉得有些意外,这也太快了一点,多尔衮可不是这样沉不住气的人,不过他还是不敢怠慢,立刻换好了衣服,随来使赶回了北京。――――――――分割线―――――――――分割线――――――――其实多尔衮本来也不打算这么快就招洪承畴回京,至少也该先把他凉半年再说,只是现在事情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多尔衮才急招洪承畴进京来。现在让多尔衮头疼的事情可不少,不仅仅只是军事上的问题,毕竟清廷的领土一下子扩大的几十倍,其他民事、民生、政体等等方面,都有一大堆。首先是满八旗民众、贵族的安置问题。在清廷入关之后,满族人口,八旗的各户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但却引发了一糸列社会经济问题,因为八旗是一个耕战结合,军民政一体的制度,旗兵的武器、盔甲、马匹还有自己的包衣和跟役的装备费用,都是由自己来承担,而八旗各户的土地都在关外,在关内可沒有土地,也就无法进行耕作,别说打仗,连生计也都难以维持,总不能是种地在关外,打仗在关內吧。因此为了解决八旗民众的生计问题,安置满族闲散人口,多尔衮于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颁布了“圈地令”,在北京附近的地区进行圈地。“圈地令”在表面上是冠冕堂皇,要求八旗各户圈占的是战争留下的无主空地,然而,实际上被圈占的,都是有人耕种的良田沃土。而到了当年十二月,北京附近的土地几乎都被八旗各户圈占完了。结果致使北京附近的大批农民无所依傍、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绝大部份农民为了生计,只好被直接转化为八旗各户的包衣。而一些汉族百姓为了保障自己的土地被圈之后,不置于无力生存,只好主动将自己的土地投充到八旗各户名下,为八旗权贵们耕地服役,以保障自己有地可种,能够维持生计,这种行为被称为“带地投充”。但很快“带地投充”的性质就变了,为了在圈地的范围以外掠夺土地,八旗各户又强迫有土地又不属于圈地范围的百姓“带地投充”,再次侵占了大量土地。而且按八旗制度,包衣是没有人生自由的,主人对自已的包衣可以随意的买卖,惩罚、甚至是打杀。因此也造成了投充的包衣大量逃亡。而包衣逃亡了,圈来的地也就沒人耕种了,因此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到了现在,满族贵权几乎己经全部都入关了,北京附近的土地己经全部都被圈完了,但绝大多数的满族权贵还不满足,因此要求扩大圈地范围的呼声也越来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