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VIP]第一三七章 清军长驱直入 (第3/4页)
英群起而攻,指责马士英把刘良佐、黄得功二部留在江南,结果造成了江北防守空虚,淮河防线失守,清军长驱而入。而南京的各届人士对马士英都十分不满,因此在东林党的带动下,又轩起了一场“倒马”的高峰,一时间指责马士英的文章纸抄也如雪片一样,在南京城传阅。马士英这时也又急又气,为自己辩解,因为现在左军的人马还驻守在安庆府一带,因此必须把刘良佐、黄得功二部留在江南,才能保证南京的安全。同时马士英不顾仪态,在金殿上对东林党破口拍掌大骂:“你们这些东林狗党,先想借防江为借口,纵容左逆入犯南京!清兵至,犹可以议款讲和。如果左逆得志,你们东林党人高官厚爵,惟独皇帝与我二人难免一死!我宁可死于清军之手,不死左逆刀下!”东林党自然不甘示弱,于是又引经居典,咬文嚼字,反驳马士英,但结果越说越偏题,一开始明明是议论军事,后来居然又扯到什么君子小人,天理人欲上事了,结果连吵了几天,也没争出个结果来。而陈贞慧和候方域劝说商毅无果,回到南京之后,也参与到这场“倒马”的大潮中来,写了一份,揭贴于南京,而其他三人也帮着一起摇旗呐喊,也把“倒马”的声势推向了最顶峰。马士英也气急败坏,派人拘拿陈贞慧下狱,更是引发了南京三教九流的人士一致指责。刘宗周、陈子龙等东林复社的领袖人物也领头着数百文士到马士英的府里声讨示威,整个南京的局势,十分混乱。把刘良佐、黄得功留在江南,虽然在表面上是马士英做出的决定,但在实际也是玄皇教在背后暗示指使的结果,目地当然是希望商毅和清军拼个两败俱伤。但令玄皇教没有想到的是,商毅居然会釆用这和破罐子破摔的方式,把淮西全都拱手让给了清军,也使南京直接暴露在清军的兵锋,虽然还隔着一道长江,但谁都知道,自古守江必守淮,江淮一失,长江也难保全。因此玄皇教的众人也坐不住了,教主也只好决定,和明石姬一起亲自赶到扬州,去见商毅,毕竟现在守往扬州,也是保住江南的最后一线希望了。虽然商毅还守在扬州,但谁知道他会不会把扬州也放弃掉。见面之后,商毅也不禁大笑起来,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人,原来是教主大架光临啊,教主不是在南京公务多忙吗?怎么有空到扬州来游玩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