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VIP]第十四章 庐州聚兵(上) (第2/3页)
觉得有了几分底气。不过吴甡也清楚,虽然自己手下有了近十万大军,不过壮壮胆子还可以,想要指望这伙人去和李自成拼命,根本就靠不住。而且在路上他也接到了商毅以经从青州出兵的消息,因此到达庐州之后,也并不急于出兵,而是耐心的等待着商毅的到来。正如崇祯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吴甡的身上,而吴甡的希望,则全部都在商毅身上了。听到商毅的人马到了,吴甡也十分高兴,立刻要出城去迎接商毅,正好这时史可法再庐州还没走,他也听说过商毅的名字,对他颇感兴趣因此也和吴甡一齐出迎。等见到了商毅的人马到来之后,吴甡终于彻底安了心。对商毅在山东的战绩,吴甡并没有亲眼见过,还有些半信半疑,但在北京看了商毅的人马阅兵时的表现之后,吴甡也不得不承认,商毅的人马,在大明朝来说,绝对是一支劲旅,绝不比关宁铁骑差,因此才在崇祯面前极要求,调商毅的人马南下。也把这次南下督师的全部希望都放在商毅的身上了。但吴甡心里还是有一些疑虑,因为商毅阅兵时,只有五百人马,虽然堪称精锐之师,但毕竟人数太少了。吴甡甚致怀疑,这五百人马会不会是商毅的家丁。在明末时期,中高级武将和一些抚镇地方的文官都会有自己的家丁,其实就是他们的私兵,而家丁的数量则是根据个人官职的大小,财力的雄厚而定,从几十人到数百,乃致上千都有。虽然家丁不是朝廷的正式编制,但亨受的却是最好的待遇,使用最精良的武器装备,甚致会把朝廷下拔的军费武器装配都用在自己的家丁身上。因此家丁战斗力也远远超过了其他朝廷正式编制军队。当年吴三桂救父,所带的五百人马,其实都是他的家丁。而朝廷对家丁现像也基本是睁一眼,闭一眼,默认下来。如果接受检阅的都是商毅的家丁,那么尽管精锐,太毕竟人数太少,恐怕也难当大任。但看到商毅的军队之后,吴甡才发现,商毅的人马虽然人数不多,还没有达到他承诺的一万人马,而且衣甲也有些奇怪,但军容整肃,队列齐整。这时正是七月初的时节,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候,顶着烈日行军,如果换了其他的明军队伍,恐怕早就以经怨声载道,乱不成军了。但商毅的全军竟然毫无动摇,一个个仍然是昂首阔步,精神百倍的样子,别说怨言,就连一个弯腰哈背的都没有。显然是军纪严眀,经过了严格训练的。吴甡见了自然是喜不自禁,商毅的人马,果然都是精锐之兵,看来这次南下督师,还是有几分把握的。就连史可法也不禁有些动容,因为他沒有见过商毅阅兵,因此见到商毅部军之后,所感受到的震憾力也比吴甡要大得多。不过甴于立场不同,史可法没有吴甡那么惊喜,相反到是可以更为客观仔细的观察商毅的军队。商家军的装配与其他明军有明显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