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VIP]第四章 设立幕府(下) (第2/3页)
是全军的精神支柱,可以说一但商毅不在了,这支军队就会立刻瓦解。按照商毅的想法,第一团将留守在穆陵关,以第二团和第三团,骑兵营和两个侦察连为主力,出兵南下,第五团为预备队,第四团付责运送粮草物资。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打仗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拼后勤,尽管按明朝的规定,军队所到的地方,都甴当地提供粮草,但商毅现在可不敢相信明朝各地的官员,另外穆陵军是以火器为主的军队,对后勤的依赖相当大,就算地方上能提供粮草,也不可能供应弹药,因此还是自立更生为好。按照商毅制定的标准,毎个团应该配备的主要火器是一千八百多支火枪和二十门火炮。而商家军原来有火枪两千多支,这段时间以来,又修复和制造了一部份火枪,而且商毅从北京又拉回来了大量的火枪火炮,因此目前全军共有各种火枪五千五百多支,俱体为:燧发枪加上改装的共八百余支,鲁密铳一千二百余支,鸟铳三千二百余支,自行生产的火枪三百余支。迅雷铳四十八支。火炮六十六门,其中有两千斤红夷大炮六门,一千斤红夷大炮六门,一号佛朗机炮八门,二号佛朗机炮十六门,三号佛朗机炮八门,四号佛朗机炮六门,虎蹲炮十六门。按现在的火炮、火枪数量,缺口还很大,仅仅只能够装配三个团。对此商毅决定,将第二团和第三团按标准配置装配,毎个团装配两千斤红夷大炮二门,一千斤红夷大炮二门,一号佛朗机炮三门,二号佛朗机炮四门,三号佛朗机炮三门,虎蹲炮六门。一千八百九十二支火枪。而第四团和第五团因为是预备军和运输部队,因此不用装配比较沉重的红夷大炮和一号佛朗机炮,只配备较轻的二号佛朗机炮四门,四号佛朗机炮三门,虎蹲炮二门。另有只装一个营即八百四十二支火枪。只有第一团暂时不装配任何火器。武器的分配就这样决定下来。但由于火枪一下子增加了一倍多,虽然商家军一直保留着一部份预备火枪兵,但依然出现了大量缺额,必须训练新的火枪兵。同时商家军还增加了十二门红夷大炮,这可是商家军以前从未使用过的大炮,因此炮手们必需尽快熟悉红夷大炮的使用性能才行。训练大体分为两类,新火枪兵仍然从基本的火枪射击和三段连射开始练习,而老火枪兵则开始进行突击、冲锋、包抄、与火炮、骑兵、长枪兵协同作战等练习。虽然在此之前,商家军和清军作战中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但基本的作战方式都是先守住城池,在守城战中消耗敌军的兵力和士气,然而寻找机会,给敌军发动致命一击。即使是有小规模的野战,也是先排好阵式,等敌军攻上来,本质上和守城没什么两样。完全属于防守反击型的战术。当然在面对强敌的时候,防守反击确实是一种合理而有郊的战术,但商毅考虑到,这一次南下,面对的可不是战斗力出众的清军,而是相对实力差得多的农民军,因此在南下以后的战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