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7 (第2/3页)
妹妹当着他的面表现,却不能忍受东珠吃一点点亏。皇长孙其实是个好哥哥,只是有远近亲疏罢了。“二格格、三格格求宠,是因为她们担心没宠爱,格格却不需要。”容歆为他整理好袖子,又拎起茶壶倒了一杯茶,“哪怕都是太子殿下的孩子,可你们生而不同。”出身自古以来便是极残酷的现实,古代嫡庶之别尤甚。大清入关前,满洲贵族中嫡庶之别便极大,那时庶出甚至在嫡出眼中不配称为血缘兄弟;入关后,正妻改为一人,便只有正妻所出才是嫡子。等到康熙登基,敬重皇后,册立太子,并且要求其余皇子们见到太子皆要行礼,又有太子大阿哥做表率,皇族越发重嫡。至今指婚的阿哥们,除了七阿哥未婚便在去年三月十五得了一个女儿,其余的阿哥们皆未有庶子先出生。容歆想到太子对其余兄弟们的态度,再想到太子妃对侍妾和庶子女们的态度,语重心长道:“太子殿下极幼时,皇上便要求他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您此时亦该以此要求自身。”皇长孙受尽宠爱,一片赤诚,但只要他是皇长孙,便不够好。第173章关于二格格和三格格的事情,太子和太子妃出面对皇长孙说什么,他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但是容歆不一样。容歆从来都偏心偏得光明正大,但她行事,一向就事论事,不会一味地纵容。太子自小受容歆影响,因此完全相信她能够安抚好皇长孙的情绪,然后引导皇长孙以一个更恰当的态度对待庶出的弟妹。而皇长孙和容歆谈过,思索良久,道:“弘昭今日发火,吓到了尔堇和尔醇,是我作为兄长的不对,但她们两个的错,弘昭依然坚持,不该放纵下去。”“您有何打算?”“我是长兄,有教导之责,应该跟他们说清楚,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容歆眉眼含笑,支持道:“您所言极是,正该如此。”皇长孙认真地点点头,“那弘昭去了。”容歆冲着他挥挥手,然后便跟在他身后。皇长孙走了几步,转过身,郑重其事道:“嬷嬷,弘昭已不是稚童,可以独立完成此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