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9 (第1/3页)
为呢?”殷如秀听亭中四人赋完诗,笑道:“虽然这四人文采出众,不过如秀觉得他们的诗都比不上皇上作的。”沐泽愣住,他何时有作过诗?他十岁才开始念书,十五岁登基,五年时间,所学多是权谋政治,于诗文并不擅长,他本人也是个实用主义,诗文对他夺/权并无帮助,有那个时间学作诗,还不如多琢磨琢磨怎么给亲爹和亲弟弟下套。至于登基后这两年,他的心思都花在治国和怎么把邱敏搞上床,哪里还有时间作诗?更没那个爱好。殷如秀观他神色,知道沐泽已不记得了,轻声念道:“胜日寻芳曲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皇上忘记了吗?那年上巳节,先帝宴群臣曲水流觞,爹回家后将皇上的诗作念给我听,大家都觉得皇上文采好。”沐泽默默滴汗,那年曲水流觞即兴作诗,他为了不在沐涵和文武官员的面前丢脸,才将邱敏事先为他准备好的诗背出来。邱敏说,这是个叫朱熹的伪君子写的诗,叫他放心大胆的盗用。殷如秀继续道:“不过我最喜欢皇上的那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沐泽轻轻蹙起眉头:“这句诗朕记得并没有在众人面前念过。”殷如秀涨红了脸,如玉的面庞微微低垂:“我是从皇上落在我家的折扇上看到的。”沐泽道:“原来那把扇子落在你那里,朕还找了许久。”那把折扇是宫里制的普通檀木扇,上画了一树梨花,邱敏让他在扇面上写了这句诗,然后把扇子作为礼物送给他。当时他还嫌邱敏送礼送的没诚意。殷如秀垂下头认错:“请皇上恕罪,如秀实在是太喜欢那句诗,所以才没有把扇子还给皇上。”那日也是风雨吹尽的时候,洁白的梨花铺就一地清寒。她手捧一卷诗书,独依高楼,看见梨花飘落的风中,一锦袍少年立于树下和爹爹交谈,眉宇清秀,皎如玉树兰芝,一举一动皆透着高贵。爹说,那少年是他的关门弟子,也是圣上的长子。她当时想,怪不得有那般气度,原来是天潢贵胄。等再看了他的诗作,她就更难以将他忘记了。“那些诗,并非朕所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