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7 (第2/3页)
以,只要公社的铁皮大喇叭一响,她就屁颠屁颠跟在爸爸后面去公社。“咦~你今天咋就这么冷静了?”铷晓语伸出手揉了揉铷初的短发,这丫头有点不对劲呀!照说以前这个大喇叭一响,她跑得比谁都快,今天不仅不回去,还高兴地跟她去公社看热闹去。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姐,你今天怎么不扎牛角辫呢?”铷初挽起姐姐的手臂,好奇地拿起她肩膀上的粗辫子。她妈妈是知情,留惯了齐耳短发,给她也剪这种发型。姐姐就不一样了,大妈就喜欢给她扎辫子,小时候她就是头顶一个冲天炮,再大一点的时候,就是一根马尾辫,成天在脑袋后面晃呀晃,再大一点,就是牛角辫,这个辫子可是根据观音菩萨身边的童子演变而来的,是生产队的孩子最喜欢的发型。“我现在长大了,那是小孩子才扎的。”铷晓语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粗辫子,妈妈说了,女孩子就是要留长发才好看。两个小女孩朝着公社走去,一路上也遇到了很多跟她们同一个目标的人。——原本上坡去的人,在听到那首熟悉的歌以后,都把手底下的东西丢了,朝着公社的方向去。他们都是从吃大锅饭出来的人,对于这个歌曲太熟悉了,这么美妙的歌曲,不知道是生产队谁唱的,唱得这么好。一大群人都满心疑惑地朝着公社去,一是想去看看是谁在公社唱歌;二是,他们觉得应该不是人唱的,很像当年知青下乡,公社那个收音机。那时候高音喇叭代替了铁皮卷筒喇叭,声音响彻四面八方,更便于统一领导,统筹布署。那时喇叭里的主要内容是通知开会学习,安排出工劳动,播报重大新闻等。电台设在大队部,各村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冬天的时候,村里的高音喇叭早早就呐喊社员们拿上工具平田整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屋里黑洞洞的,喇叭响过后,不下地的人得再睡一觉天才大亮。而包产到户后,公社的收音机也被乡里拿走了,喜欢听歌的,只能自己咿咿呀呀唱一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