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全能网红_分卷阅读91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18 (第3/3页)

>
这个网友还给外国人科普,中国书法的类型,告诉他们,刘嫚写的字体是小篆,还是比较远古的印篆,加之中国象形文字的特点,才显得像画画,“汉朝公主确实配得上这个称呼,她擅长的领域,古琴和篆书,现代中国人会的,很少很少。”

“李小茹的表演也很棒啊,我发现她特别擅长将中国古曲改编成钢琴曲,转变非常自然流畅,既没有丢失中国古曲的精华,又符合我们对钢琴曲的审美要求,她是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中国古典音乐。”

......

一个视频,一夜之间,让中国书法和中国古曲前所未有的被广大外国网友关注,李小茹的名字被更加广而传之,定语都是“钢琴家”!

第九百四十九章等价交换

刘嫚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要突出李小茹的钢琴,她就不好再掺和,总用古琴和李小茹合奏,一来抢她的风头,二来钢琴大赛比得是钢琴独奏,组委会可不欢迎合奏、二重奏。

所以必须得用独奏突出李小茹的真实水平!

但是,李小茹说如果视频里只有她在那儿弹钢琴,会很单调枯燥,网友可能不会买账。

她的担忧不无道理,茱莉亚钢琴系的很多学生在YouTube上也有自己的频道,他们会上传自己每次演出的视频,也会在把平时的练习曲分享给喜欢音乐的网友,然而这些视频的观看量不多,宣传不够,没花钱买流量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茱莉亚是以钢琴家为目标来培养钢琴系的学生,这些学生简称为“学院派”,正统“学院派”的钢琴曲几乎都是古典曲目,即使是现代的新作品,也是那个风格调调,现代外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也不愿意听这些协奏曲、奏鸣曲,第XX大调小调的。除非“学院派”学生已经成名成家了,才会有粉丝。

单纯以钢琴版的中国古曲为卖点也不行,先前沈墨臻在欧洲表演古曲,人家也不买账。仔细梳理她们火起来的这些视频,都有一个共同点——形式创新。墨守成规是不行的,要加入让观众(无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